高考历史答题模板《世界文化遗产的由来》高频试题特训(2020年最新版)(四)

时间:2020-08-08 06:13:2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右图为2005年5月孟加拉国达卡数千穆斯林示威者要求美国惩办亵渎《古兰经》的美军人员。符合史实的一项是:


A.《古兰经》是孟加拉国的政治纲领
B.孟加拉国是伊斯兰教的发祥地
C.《古兰经》是伊斯兰教最基本的经典
D.穆斯林凭借《古兰经》与美国抗衡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最基本的经典,是伊斯兰文明的象征,在伊斯兰教徒中具有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ABD都不符合史实。 故选:C.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条城




材料二 1994年,日本京都的二条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二条城于1569年由织田信长开始兴建,于1603年经德川幕府将军德川家康重新修筑并大规模扩建,而成为幕府将军的权力象征。建有东西约500米、南北约400米的高大围墙,并挖有壕沟。城内名为“鹂鸣地板”的走廊,人行走其上便会发出黄莺呜叫般的响声,是幕府统治者为保全自身安全而设的报警机关。本丸御殿和二之丸御殿作为主要建筑是六栋大书院式建筑,共有六个隔间,而串联各隔间的纸门画,多半是“狩野探幽”及其门徒所绘制的,二条城也因而俨然成了“狩野派”日本画的史料馆。二条城是幕府将军在京都的行辕。第一间大厅通过饰以华美的绘画、中楣、用平顸镶板装饰的天花板来加深人们对于幕府将军权力无边的印象。二条城见证了德川家的荣枯兴衰,是日本历史朝代的移转之地。1867年,德光庆喜将军“大政奉还”于皇室朝廷,仪式就在二之丸御殿内。二条城一向以樱花种类丰富见称,是京都首屈一指的赏樱胜地。在城内的樱之园,可观赏到有“樱花王者”称誉的八重樱华贵庄严的身姿。然而那时风景优美的庭园里没有一棵树,幕府将军不想看到落叶,不愿意由落叶想起他们将面对的死亡。
(1)依据所学知识,二条城登录《世界遗产名录》,符合了哪些标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阐述你对二条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①代表日本独特的建筑、美术等成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杰作。②自然与义化的完美结合,并保持着微妙的环境与社会和谐,从而形成一种美丽景观。③能为已消逝的日本幕府历史和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见证。
(2)它是日本传统完整保存的范例,是日本历史文化的载体。是世界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大会于1972年10月17日至11月21日在巴黎举行第17届会议,注意到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越来越受到破坏的威胁,一方面因年久腐变所致,同时变化中的社会和经济条件使情况恶化,造成更加难以应付的损害或破坏现象;
考虑到任何文化或自然遗产的破坏或丢失都有使全世界遗产枯竭的有害影响;……
考虑到为此有必要通过采用公约形式的新规定,以便为集体保护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建立一个根据现代科学方法制定的永久性的有效制度。
——《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前言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请回答:
(1)使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越来越受到破坏威胁的因素有哪些?(10分)
(2)《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把世界文化遗产划分为哪几类?(6分)
(3)《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宗旨是什么?(4分)


参考答案:
(1)战争、自然灾害、环境恶化、过度的旅游开发、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文化遗产的年久腐变、变化中的社会和经济条件造成的情况恶化(列出1点给2分,总分不超过10分)
(2)文化遗产 、自然遗产、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6分)
(3)“集体保护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建立一个根据现代科学方法制定的永久性的有效制度”。(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下列有关万里长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秦始皇命蒙恬支持修筑了万里长征
B.有效抵御了外来民族的侵略
C.是我国古代北方民族关系的见证
D.是秦汉文化“气势恢宏”的例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材料 记者从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悉,我省12项目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单,至此我省总共有21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5日,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0项)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47项),此前经过公示的我省12个“非遗”项目全部正式入围该名录。在我省成功申报的12个项目中,有9个为新入选项目:琼中黎族民歌、黎族竹木器乐、琼剧、南海航道更路经(指南海航行的路线知识)、海南斋醮科仪音乐(原始宗教与佛道教的融会而形成海南独特的斋醮科仪)、海南椰雕、晒盐技艺、黎族船型屋营造技艺、黎族服饰。其余3个为扩展项目:崖州民歌、海南八音器乐、文昌公仔戏与三江公仔戏。(即木偶戏)
——《海南日报》2008——06——16
(1)按照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和分类标准,上述12个项目大致可以分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哪几类?请写明类别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世界文化遗产的评审标准,任选其中一项,概述其入选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大致可以分为四类: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传统的手工艺技能;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
(2)要求结合文化遗产的三项评审标准,具体项目具体分析。标准:①阐述申报项目的自身价值;②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保护该遗产的自觉性和积极性;③该遗产项目环境的协调和对不协调状况的克服程度。
(写出两方面,说理充分,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3 4 5 下页 尾页 4/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