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技巧《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高频考点预测(2020年最新版)(八)

时间:2020-08-08 05:57:2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04年爆发的日俄战争对当时中国国内“立宪”、“专制”之争产生了很大影响,立宪派和主张君主专制的人对战争结局抱有不同期望。立宪派普遍希望

[? ]


A.日败俄胜
B.日俄俱败
C.日胜俄败
D.日俄休战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指出封建君主皆为“大盗窃国”,主张“国家属于人民,王侯将相是人民的公仆”的思想家是
[? ]
A

B

C

D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严复在《辟韩》一文中说:“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国谁窃?转相窃之于民而己。”从当时的历史时期来看,严复的这一言论反映了?

[? ]


A.严复接受了进化论的思想
B.严复的中体西用观点
C.维新派的民权意识
D.维新派的君主立宪主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下列几位是里程碑式的人物,他们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到的共同作用是(  )

A. 改变了社会性质?
B. B.促进了中国近代化发展
C. 发动了社会变革运动?
D. 是掀起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主将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第一幅图是李鸿章;第二幅图是康有为;第三幅图是孙中山;第四幅图是李大钊。根据以上的的分析,AD项错误,李鸿章并未学习西方的制度或者是进行思想解放运动;C项错误,李大钊并未进行社会变革的运动;故选B,它们都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的发展,分别是经济、政治和思想的近代化。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近代中国思想界从学习西方的“器物”演进到学习西方的制度,出现这种演变的主要原因
A.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B.国内阶级矛盾激化
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西学东渐”局面开始形成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近代中国人通过列强发动的战争,首先认识到了与外国在器物层次上的差别,所以开始学习西方的器物以洋务运动为代表;但是甲午战争以后,使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仅学技术并不能挽救中国的民族危机,由此可知从学习西方的“器物”演进到学习西方的制度,出现这种演变的主要原因是民族危机的加深。故此题应选A项
点评:近代前期中国人民探索救国强国之路的主要特点:
(1)探索具有广泛性。近代前期的地主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中许多政治派别都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探索活动。
(2)具有普遍向西方寻求真理的特点(只有义和团例外)。这是因为外国的侵略不仅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也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从闭关锁国和妄自尊大的陈腐观念中解脱出来,看到西方的先进和中国落后的现实。
(3)探索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在学习西方的内容上具有不同层次,即学技术、政治再到学思想,从仿效立宪到主张共和。
(4)具有继承性。前后提出的救国方案既有继承,又有发展;既有量变,又有质的飞跃。
(5)探索具有曲折性。近代前期中国人民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都未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反映了探索的曲折性。一方面是由于各阶级的局限性,另一方面反动势力的强大也是失败的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7 8 9 下页 尾页 8/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