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08 05:57:22
1、判断题 5.由梁启超起草,蔡锷派发的《中华民国讨逆军檄告天下》开篇写道:“中华民国讨伐逆军为檄告事:慨自晚清失政,国命阽危,我国民念竞存之孔艰,痛沦胥之无日,共倡义举,爰建共和……”此文所檄告的是违背“共和”之逆的:
[? ]
A、袁世凯
B、张勋
C、段祺瑞
D、冯国璋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的主张“殊途同归”。“同归”是指两派都致力于
[? ]
A.实行三民主义
B.实行君主立宪
C.推动民主进程
D.建立共和政体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A.近代以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史
B.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沉沦史
C.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探索史
D.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抗争史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图一反映了地主阶级开明派的主张是师夷
长技以制夷。图二反映了维新派的主张是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图三反映了革命派的主张
是建立民主共和国。图四反映了新文化运动要求思想解放。它们的主题是先进的中国人探索
救国救民的道路。所以选C。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以中国之伦常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对此言论最恰当的提炼( ? )
A.反抗侵略
B.政治改良
C.中体西用
D.全盘西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最近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拟举办一次以“东西方文明的对话”为主题的探究活动(教师指导、学生参与展览的筹备与宣传)。现摘录其中的部分探究主题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探究主题一 东西方的古代哲学与教育思想 孔子说:“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孔子把“智”(智慧)、“仁”(仁德)、“勇”(勇敢)这三种品质称为“君子道者三”,认为是一个品行高尚的君子必须具备的三种美德。苏格拉底提出一个重要的命题即“美德就是知识”(或“道德就是知识”)。其涵义,他认为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认为:“美德由教育而来”。
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有何相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主题二 东西方的启蒙思想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参考答案:(1)相同点:都看到美德与智慧之间的联系;都重视教育的作用。
(2)相同点:批判君主专制统治。原因:明清时期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微弱,使早期民主思想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黄宗羲等思想家代表地主阶级,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
(3)甲:反对学习西学。乙:只学习西方的器物(技术),不学其制度。丙:不仅学西方的技术,也要学习西方的制度(在更广泛的层面上学习西方)。丁:全盘肯定西方文化、否定传统文化。
(4)结论:东西方文明相互启发与合作促进了人类历史的进步;在对待外来文化与民族文化的问题上要坚持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和对外来文化的包容性;在对待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问题上要坚持传承与创新的态度;要把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吸纳优秀的外来文化相结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