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技巧《古代中国的经济》考点强化练习(2020年练习版)(三)

时间:2020-08-08 05:52:5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有位学者写了一部关于宋代商业发展的专著,不适合作为这本专著的名称的是
A.《坊墙倒塌以后》
B.《晨曦中的汴河》
C.《商帮的兴衰》
D.《草市饮食大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宋代商业发展比唐朝有明显进步,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都城开封汴河两岸商业繁荣,城郊和乡村的草市也很普遍,但是并未出现商帮,商帮是明清时期形成的地域性商人群体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商业·商帮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三国和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得以开发的相同客观因素是……………(     )
A.统治者的重视
B.北方农民大批南迁
C.军事上的需要
D.北方自然环境恶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国和南朝时期北方战乱频发,为了躲避战乱大量北方农民南迁从而使江南经济得以开发,也进一步促进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答案选B,A C D三项与上述史实特征不符。
考点: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点评: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开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的战乱使大批农民南下江浙地带,隋唐和五代时期持续进行,直至南宋时期经济重心的南移最早形成,南方经济超越北方成为国家的中心,中国此后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南方地区。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1567年,明朝隆庆皇帝朱载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古代米商做生意时,除了要将斗装满外,还要再多舀上一些,让斗里的米冒着尖儿,这被称为“无尖不成商”。后来慢慢变成了“无奸不成商”。该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商业环境的艰难使经营者重视经商技巧
B.重义轻利的观念被社会各阶层全面认可
C.重农抑商政策致使商人的地位相对低下
D.封建经济日益繁荣使商业竞争更趋激烈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古代米商”、“慢慢变成了‘无奸不成商’”等,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材料,不难得出这样的认识,“无奸不成商”反映了商人社会地位的低下,可知,这是中国古代政府长期重农抑商政策的结果,C项符合史实和题意;AB两项的表述明显不正确,是对题干材料的曲解和误读;D项表述片面,不是题干材料意思的准确归因。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重农抑商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以中国南方广东的行商和北方山西的晋商为例,就会发现这两地的商人几乎主宰了当时的世界贸易和商业活动,不但晋商在蒙古、俄罗斯、欧洲和日本有很大的国际投资,而且广东行商还曾经投资于美国的铁路建设。”(引自韩毓海:《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之谜》材料不能说明此时的中国( )
A.商品经济获得了新发展
B.商界已具备了资本输出的能力
C.经济发展水平世界领先
D.商界积极参与国际商贸活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干中“这两地的商人几乎主宰了当时的世界贸易和商业活动”的信息可以看出,商品经济获得了新发展,商界积极参与国际商贸活动,故AD项排除;从“晋商在蒙古、俄罗斯、欧洲和日本有很大的国际投资,而且广东行商还曾经投资于美国的铁路建设”的信息,可以看出商界已具备了资本输出的能力,故B项排除;材料无法得出当时的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世界领先,故C项符合题意。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商品经济的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