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卷《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高频试题巩固(2020年最新版)(九)

时间:2020-08-08 05:49:5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对中西科技有过如下一翻论述:“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区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一位古董商要出售以下文物:有铭文的青铜器、楷书写的《道德经》、行书写的《窦娥冤》、隶书刻写的竹简。他最可能是何时何地的商人
A.东汉的洛阳
B.唐末的长安
C.北宋的开封
D.明初的南京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关汉卿《窦娥冤》出现在元代,故A、B、C都在元代之前,不符合题意,所以可以排除。答案应该选择D,因为到明朝初期,古董商要出售的文物都已经出现过了,且有一段时间的收藏了。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书法与绘画成就·书法演变;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文学成就·元曲;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唐诗及以前的诸文体大多属于精英(贵族)文学,庄重深沉、简洁精练。宋词及以后的诸文体更倾向于平民文学,寄兴遣情、娓娓道来。出现这种由贵族文学向平民文学变化的历史原因不包括
A.商品经济趋向繁荣,促使市民阶层壮大
B.社会生活去掉了伦理纲常化带来的大众情感愉悦
C.印刷术等技术创新有利于文化发展和彰显平民的审美诉求
D.古代文明发展和文明交流等多种因素的综合结果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在宋代,社会生活当然根本就不可能去掉伦理纲常化,在本题中的选项B本身也就是错误的,所以,出现这种由贵族文学向平民文学变化的历史原因当然也就不包括B,答案就是B。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文学成就?贵族文学向平民文学变化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季羡林说过:“文化交流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重要动力之一。”请以古代中国与外国文化交流的史实论证这一观点。(15分)


参考答案:汉唐的丝绸之路将西方的音乐、绘画、雕塑、建筑艺术、宗教信仰等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国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3分)中国的儒家文化传入越南、朝鲜、日本,形成了儒家文化圈,并成为这些国家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渗入人们的社会观念、伦理纲常和日常生活之中;(3分)13世纪中国的活字印刷术、火药武器等发明传到欧洲等地区,对世界文明的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分)新航路开辟后,欧洲耶稣会士带来了西方先进的自然科学和人文学术,不少中国人藉此开阔了眼界,窥见一个原先全然无知的西方世界;(3分)新航路开辟后,欧洲耶稣会士来华将儒学传到欧洲,启蒙思想家借助儒学批判天主教会,鼓吹自由平等,推动启蒙运动发展。(3分)


本题解析:中外文化交流可结合汉唐丝绸之路、东亚儒家文化圈等典型文化交流现象来组织语言。
考点 :历史论证方法
点评 :历史论证方法要注意一份证据说一份话,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围绕“中国四大发明对西方社会的影响”这一研究性学习课题,四位中学生各自拟定如下小论文标题,其中比较恰当的是(   )
A.造纸术——欧洲近代科学产生的基础
B.指南针——西方文明的引擎
C.火药——摧毁欧洲封建城堡的有利武器
D.印刷术——文艺复兴的根本动力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信息,本题考查对古代中国四大发明影响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B两项的表述,均不符合史实,在时间上不吻合,表述错误;D项表述,印刷术只是推动了文艺复兴的发展,而非根本动力,D项表述错误。C项表述符合史实,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四大发明·四大发明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