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考点巩固(2020年最新版)(二)

时间:2020-08-08 05:30:1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列观点或学说中,包含有约束君主意图的是
A.“法不阿贵,绳不绕曲”
B.“天人感应”
C.“为政之要,在于用人”
D.“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项强调的是贵族享有法律特权,C项强调人才的重要,D项强调维护诸侯权力的扩张,B董仲舒提出的“君权神授,天人感应”一方面突出君权,另一方面也希望对君权进行一定的制约,所以选B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一书中指出,在前后约二十年(1957—1976)之久的长期中,我党在两个问题上一再失误。试问这两个问题是什么?它们是如何相互影响发展的?从中我们有哪些认识?


参考答案:两大问题:①社会主义制度下国内主要矛盾的问题,即如何理解阶级斗争的问题。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的问题,即如何确定规模与速度的问题。
相互影响:①l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从理论上修改了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理论。成为日后在阶级斗争问题上屡犯错误的理论根源。
②在“左”倾错误的影响下,经济建设上急噪冒进,1958年总路线的提出,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
③.1959年“反右倾”斗争,使“左”的错误进一步发展,成为造成三年经济困难的主要原因。
④.60年代,“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终于导致了十年“文革”动乱,国内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
认识: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要认识国情,认清社会主要矛盾,既要防右,又要防“左”,并且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本题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历史问题、找出历史问题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得出规律性的认识的能力。此题的关键是答好第一问题,做好了第一问题,其他两问就会迎刃而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必须要正确认识国情,认清社会主要矛盾,否则就会失误。当时我国经济文化极端落后,美帝对新中国敌视和包围,在这种情况下建设社会主义往往容易急于求成,追求建设的速度和规模,同时往往会对阶级斗争问题比较敏感,对阶级斗争形势会估计得过于严重,导致失误。回答第二问时,要注意是回答相互影响发展情况。本题的关健重在对材料内容的归纳和概括。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民国时期,有个公司领导说“国人提倡用国货,热度日高。我公司近年来销场过大,供不给求。”“我公司”可能是
A.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B.洋务派军事企业
C.外国资本主义企业
D.社会主义国营企业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由时间是“民国时期”且“国人提倡用国货”可知我公司是生产国货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故选A。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59年被公认为是新中国电影的第一个高峰,当年推出了《五朵金花》、《青春之歌》、《林家铺子》、《老兵新传》等一系列优秀影片,写下了新中国电影史上的光辉一页。上述影片在六十年代的命运不可能是
A.推向世界,步入一个辉煌时期
B.作品受到政治批判
C.基本上被各种样板戏取代
D.告别辉煌,百花凋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是被国人误解了上百年的优秀制度。其中“优秀”是指
A.中央集权实质就是专制独裁
B.能为政府带来足够的权利与资源
C.分割相权是势在必行的手段
D.宽松进步是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势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对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评价问题。中央集权制度优势在于提供强大的中央政府,能够为政府带来足够的资源,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在古代体现为保护小农经济的发展,保护中原农耕文明。故选B。A项说法错误,现代民主制度也有中央集权制度。C、D与中央集权制度无关。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