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题《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在线测试(2020年最新版)(三)

时间:2020-08-08 04:58:1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冷战”随之展开。“冷战”对于20世纪后半叶的历史影响至深。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简要说明在“冷战”局势下美国和西欧关系的演变。(6分)
(2)“冷战”局势对于日本经济发展的影响如何?(4分)
(3)“冷战”局势对于中国的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影响如何?(6分)


参考答案:
(1)二战结束后,西欧衰落,唯美国马首是瞻。(2分)60、70年代,随着西欧经济的发展和欧共体的建立,在很多经济领域中已经赶上和超过美国。(2分)西欧国家逐渐摆脱美国控制,开始冲击美国的霸主地位。(2分)(回答“逐渐形成美、欧、日三足鼎立的局面”亦可得分。)
(2)随着“冷战”加剧和中国大陆形势的变化,美国改变对日政策,开始扶植日本。(2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爆发,美军大批的军事和后勤物资订货,进一步刺激日本经济发展。60年代末,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2分)
(3)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朝鲜停战后,美国的武装力量继续留在台湾海峡,利用台湾问题搞“两个中国”的阴谋。(3分)70年代,随着“冷战”形势的变化,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发表《上海公报》,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同意在台湾问题上的“断交、撤军、废约”三原则,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3分)


本题解析:第(1)问,“冷战”局势下美国和西欧关系的演变,要注意不同的阶段关系是不一样的,二战结束后是为美国马首是瞻;60、70年代,以后西欧实力增强开始摆脱美国控制;第(2)问,“冷战”对日本的影响,二战后美国开始扶植日本,把它作为反苏反共的桥头堡;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爆发,美军大批的军事和后勤物资订货,刺激日本经济发展,使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第(3)问,朝鲜战争前后,美国利用台湾问题搞“两个中国”的阴谋。70年代,随着“冷战”形势的变化,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点评:从考查内容看,本知识点与当今世界发展的焦点问题和国际热点问题密切联系,尤其是中美关系、中日关系、中俄关系、中非关系、中印关系等都与时事结合紧密,高考考查可能性大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德意志民族的战后45年
下面三幅漫画用夸张的手法反映了德国历史和国际关系的演变。请你为它们配上解说词。





参考答案:图一:两人分离,无法握手,表示德国战败后,被盟军分区占领,雅尔塔体制形成。
? 图二:两人对立,各归其主,中间的隔离带变得更大。两个德国已被柏林墙分开,分属美苏阵营,美苏对局面加剧。
? 图三:墙倒后,两人拥抱在一起,显示出团圆的惊喜之情,表示柏林墙倒塌,德国重新统一,冷战结束。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判断题  美国历史学家杰里·本特利指出:当1945年同盟国击败轴心国,摧毁德意志帝围和日本帝国时,随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世界不得不重建。“重建世界”的主要原因是
[? ]
A.战后欧洲力图重建其中心地位
B.亚非拉民族解放斗争掀起高潮
C.战后新的经济体系形成刺激了贸易竞争
D.美苏在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上的矛盾加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49年2月,美国乔治·凯南致国务院电报:“总结起来,我们面对着一个政治力量,它狂热对坚信,它和美国有永久性地妥协办法。如何对付这个力量的问题,无疑是我国外交所要面临的最巨大的任务。这个问题是我们有能力解决,且不必通过一场全面的军事冲突来解决的。”这个言论体现出来的美国的外交政策是
[? ]
A.门户开放政策
B.大棒政策
C.冷战政策
D.金元外交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古巴导弹危机事件中,赫鲁晓夫在致肯尼迪的信中说:“除了前已下达的关于停止在设置武器的建筑工地上进一步施工的命令之外,苏联政府还下令拆除您称为进攻性武器的武器,并加以包装运回苏联。”这封信反映了
[? ]
A.赫鲁晓夫在外交上推行冒险政策
B.苏联与美国平起平坐
C.当时的战略优势仍在美国方面
D.美苏之间相互妥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