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大全《明治维新》高频试题巩固(2020年最新版)(三)

时间:2020-08-07 06:41:2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世纪80年代初,日本明治政府认识到“好事贪功,反而挫折人民自主独立之气势,养成百事依赖政府之风习”,“其弊害大不可测”,进而采取的措施是
A.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
B.整顿财政金融以改善私人投资环境
C.建立“样板”企业供私人企业效仿
D.将大量的国营企业转让给私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日本的明治维新。解答磁体的关键是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从材料的内容可知,由于“好事贪功,反而挫折人民自主独立之气势,养成百事依赖政府之风习”、“其弊害大不可测”可知日本进而采取的措施是大量的国营企业转让给私人。故D项符合题意,其它选项是错误的,所以应选D。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7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兴办生产事业亦属急务,但人民还没有这种意愿,所以暂时创办官立事业,以示实例,以诱导人民。
——守屋典郎《日本经济史》
材料二:日本明治政府曾以公历取代农历,元旦代替春节,改革服饰,发式和饮食习惯等。一开始,“欧化”铺天盖地。但是,这样的“欧化”很快被“日本化”回潮所压倒,尤其是思想界。成功地创办了大型的现代纺织企业和日本第一国立银行,被称为日本“资本主义之父”的涩泽荣一,则从《论语》里寻找儒家伦理与资本主义的结合点,提出了著名的“论语加算盘”即“道德经济合一”论,这种社会大转型过程中的文明与文化“离异”与“回归”现象,在东亚具有普遍性。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在国弱时,他们谦卑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的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在技能上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奇不意地创造神话。
——《作坊里的日本》
(1)依据材料一,概括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政府殖产兴业的方式及其原因。(3分)
(2)概括材料二中“离异”与“回归”的含义,并结合明治维新的措施加以说明。(10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近代日本创造了怎样的“神话”?并说明这种“神话”对19世纪末中日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参考答案:(1)方式:官办或官营。(1分)原因:民间缺乏创办企业的意愿;(1分)发挥官营企业的示范效应。(1分)
(2)“离异”:完全排斥本土文化,全盘欧化。(1分)
措施:引进西方民主政体,建立宪政体制;推行文明开化政策,建立近代教育体制;建立近代军事制度。(4分,写出2点即可)
“回归”:在吸收欧洲文化的基础上,重新审视本土文化。(1分)
措施:在政治上保留了天皇制度;在文化上倡导“和魂洋才”;在军事上保留了武士道精神和军国主义传统。(4分,写出2点即可)
(3)神话: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成为亚洲强国。(2分)
影响:走上了对外扩张道路,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2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分析史料并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依据材料一中“创办官立事业,以示实例”等信息可以概括出方式;从“人民还没有这种意愿,以诱导人民”等信息来分析原因进行作答。第(2)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中“‘欧化’铺天盖地”的信息来概括“离异”的含义,结合所学从明治维新政治、军事、教育以及文明等措施去回答;从“这样的‘欧化’很快被‘日本化’回潮所压倒,从《论语》里寻找儒家伦理与资本主义的结合点”信息来概括“回归”的含义,结合所学从政治、文化以及军事上保留本民族特色角度组织答案。第(3)问第一小问对应材料三,结合所学从明治维新经济以及政治影响角度组织答案,第二小问从对外扩张发动甲午中日战争角度思考作答。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根据1889年日本宪法?
A.议会是唯一的立法机关
B.内阁只对天皇负责
C.枢密院成为咨询机关而非决策机关
D.实行君主立宪,天皇解散议会是违法行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日本明治维新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A项是错误的;天皇也可以颁布具有法律效力的敕令。C项枢密院实际上成为国家最高决策机构。D项与历史事实不相符合。所以选B。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日本政府决定(?)。?
A.废藩置县,取消武士特权
B.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C.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
D.殖产兴业,大力发展近代工商业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材料非常直观,从材料“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可以看出日本政府在此政策的指导下殖产兴业,大力发展近代工商业。ABC均不会构成干扰。
点评:明治维新通过引进西方的技术,采纳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兴办了一大批的实业,最终使本国富强起来。强大起来的日本走向了侵略扩张之路。与此相关的日本在其他方面的改革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4分)日本的明治维新,推动了日本的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保留了一些封建残余。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争结束后,华盛顿坚决地辞去了大陆军总司令的职位,并拒绝了一些军官希望拥立他做国王的建议。1787年在华盛顿的主持下,对如何建立一个有权威的联邦政府制定了美国第一部成文宪法。
——摘编自《大国崛起》
材料二 正是由于自由民权运动的激化,使明治政府意识到必须制定宪法设立国会,否则政府本身很可能被推翻。1889年由伊藤博文起草的《大日本帝国宪法》颁布实施。《帝国宪法》在巩固明治维新成果的同时,借助日本传统中对天皇的尊崇,以法律的形式确认天皇神圣不可侵犯,并拥有统帅军队以及对外宣战等一切大权。
——摘编自《大国崛起》
材料三 具有“先进”思维的人士,略分二类,一为“立宪派”(呼吁实行君主立宪的政治精英),一为“实力派”(以袁世凯、张之洞为代表的封疆大吏)。“立宪派”认为,日俄战争(1905年日俄为争夺中国东北而在我国东北进行的一场战争,日本取胜。)不仅仅是“军队之竞争”,更是“政治之竞争”。日俄战争结束不久,清廷便派五大臣出洋,周游列国,考察宪政。
——摘编自《南方都市报》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美日两国宪法对国家的权力的分配上有何不同之处?(4分)造成美日两国这种不同的原因有哪些?(6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日俄战争是“政治之竞争”?(4分)


参考答案:(1)不同:
美国:推行三权分立的原则,总统、国会、最高法院权力相互制约与平衡。(2分)
日本:规定了天皇的权力神圣不可侵犯。(2分)
原因:
①历史传统:日本经历了较长的封建专制统治,而美国没有。(2分)
②资产阶级政权确立的方式:日本通过改革的方式,保留有大量的封建残余;美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民主建设较为彻底。(2分)
③个人因素:华盛顿坚持民主政治;明治天皇试图维护个人专制。(2分)
(2)日本是君主立宪国家,俄国为君主专政国家。不论国内政治,还是对外战争,都可看出立宪对专制的优越性。(4分)


本题解析:(1)第一问,有关于日美两国宪法对国家权力的分配的不同之处的问题,可依据材料内容来归纳整理,也可以从日美两国政体本身的特点来回答。有关于这种不同的原因可以从日美两国政体确立的背景、过程、及确立政体的宪法内容来对比、分析、归纳即可。
(2)第二问,本题考查学生对日俄战争背景的掌握情况。首先要从这场战争的时间入手来解决战争的背景问题。俄国的农奴制改革曾经使俄国振兴,但浓重的奴隶制残余还是有较大程度上制约了俄国的社会进步,使俄国的对外扩张受阻,日俄战争俄国的战败就是很好的例证。而日本在明治维新后走上了快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国力日渐强大,所以有题干中的结论。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