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07 06:27:46
1、选择题 诗人白居易在《朱陈村》一诗中写道:“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杼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从该诗中你能得到关于唐代的正确认识不包括 ( )
A.农民拥有一定的土地和耕畜
B.以家庭为单位从事生产和生活
C.生产产品主要用于市场交换
D.男耕女织,手工业与农业结合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史学研究中非常注重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以下史实和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史实 | 结论 |
A | 希腊沿海、多山的自然环境 | 雅典民主政治形成 |
B | 西塞罗说“法是一种自然的权力,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衡量正义与非正义的标准” | 人文精神得到彰显 |
C | 康梁等维新人士创办《中外纪闻》、《时务报》、《国闻报》等报刊 | 国人普遍接受救亡图存的维新思想 |
D | 16世纪中期至17世纪中期,美洲和日本生产的白银合计38000吨;最终流人中国的白银7000或10000吨。 | 中国商品拥有广阔的海外市场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希腊沿海、多山的自然环境”只不过是为雅典民主政治形成创造了有利的自然条件而已,而并不是雅典民主政治形成,“雅典民主政治形成”主要是依靠改革。康梁等维新人士的确是创办了《中外纪闻》、《时务报》、《国闻报》等报刊,但是戊戌变法也是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的,所以国人根本也不可能普遍接受救亡图存的维新思想。最终流人中国的白银7000或10000吨并不是因为中国商品拥有广阔的海外市场,因为当时的中国是闭关锁国、海禁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衡量正义与非正义的标准的确使人文精神得到彰显,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B。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人文精神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满清政府曾颁旨宣谕称:“通商惠工,为古今经国之要政。自积习相沿,视工商为末务,国计民生,日益贫弱,未始不因乎此。亟应变通尽利,加意讲求。”这一材料表明
A.清政府接受资产阶级代议制度
B.洋务运动导致清廷的日益贫弱
C.清政府阻挠近代民族工业发展
D.清政府改变重农抑商传统政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与洋务运动无关故B项错误;由“视工商为末务”到“变通尽利”体现了重农抑商政策的改变。所以答案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改变重农抑商传统政策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中国曾经有过海洋文明,但是有意无意地被淹没了,翻翻史书,除郑和外再没有航海家被史书立传。这种文化现象从文明史观的视角审视,源于( )
A.受西方文明侵蚀的结果
B.中国是农耕文明社会
C.中国地大物博,缺少开拓意识
D.“重农”比不过“重商”观念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凸显新史观、新价值观。C、D两项表述明显错误,A、B相比,B项中国以农耕文明为主,排斥海洋和商业文明,是这一现象的根源,故选B。
考点:重农抑商政策
点评: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
积极:确保赋税收入促进农业发展,巩固小农经济;巩固封建制度,维护国家统一。
消极:不利于工商业和生产力的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强化小农经济,造成中国的落后。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秦律·田律》规定:“百姓居田舍者毋敢酤(买卖)酒,田啬夫(官职)、部佐(官职)谨禁御之,有不令者有罪。”该法令出台的主要动机是
A.抑制商贾发展
B.提倡粮食节俭
C.严禁商品流通
D.稳定酒类物价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本题的主旨是居田舍者不要买卖酒,否则就会失去了做官职的资格,这样做是从社会政治地位方面来抑制商业的发展,所以,该法令出台的主要动机只可能是抑制商贾发展。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抑商”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