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高频试题巩固(2020年最新版)(六)

时间:2020-08-07 06:24:2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最能反映春秋时期社会发展趋势的是
A.铁器和牛耕用于农业生产
B.诸侯争霸
C.公田转化为私田
D.周王室衰微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解析此题实际考查对历史阶段特征的把握。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衰落时期,表现为公田转化为私田,奴隶制生产关系开始瓦解。而A项是促使C项出现的原因,不能作为表现。故选C项。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孟子被称为“亚圣”,最主要的原因是他(  )
A.在伦理观上主张“性本善”
B.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
C.把孔子“仁”的思想发展成为更加系统的“仁政”思想
D.十分崇拜孔子,以孔子的继承人自居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历史思辨能力。孟子被后人称为“亚圣”,是指其在儒家思想发展的地位上仅次于孔子,因此应从孟子对孔子思想继承和发展的角度加以分析考虑。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这一感叹反映的孔子的思想主张是
A.克己复礼
B.仁者爱人
C.为政以德
D.有教无类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原文出自《论语·八佾篇》。佾是奏乐舞蹈的行列,也是表示社会地位的乐舞等级、规格。一佾指一列八人,八佾八列六十四人。按周礼规定,只有天子才能用八佾,诸侯用六佾,卿大夫用四佾,士用二佾。季氏是正卿,只能用四佾,他却用八佾。孔子对于这种破坏周礼等级的僭越行为极为不满,因此,在议论季氏时说:“在他的家庙的庭院里用八佾奏乐舞蹈,对这样的事情也能够容忍,还有什么事情不能够容忍呢!”因此A符合。BCD三项虽是孔子的主张,但与材料本身意思不符。
考点:本题考查儒学。
点评:孔子:
(1)历史地位: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在春秋晚期创立儒家学派,被后世尊称为“万世师表”,被后人尊称为“ 至圣”。
(2)思想主张:
①核心思想:“ 仁 ”。仁就是爱人,要做到待人宽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在政治上:
A. 强调统治者要 以德治民 ,爱惜民力,取信于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B. 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主张“ 克己复礼”。(思想的保守一面,站在保守奴隶主的立场)
C.主张一定程度的改良和革新。
(3)教育方面:
①首创私人讲学,主张“ 有教无类 ”,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
②整理“六经”即:《诗》《书》《礼》《易》《乐》和《春秋》。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不属于春秋战国时期水利工程的是
A.芍陂
B.都江堰
C.郑国渠
D.白渠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是一道否定选择题,主要考查逆向思维能力。白渠是西汉的水利工程。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哪一历史现象最能从本质上反映春秋时期历史发展的趋势
A.铁器的使用
B.牛耕的使用
C.公田转化为私田
D.诸侯争霸战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5 6 7 下页 尾页 6/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