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20年最新版)(三)

时间:2020-08-07 06:04:2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公元前112年,汉武帝为祭宗庙,要列侯献酎金助祭,以所献酎金的分量不足或成色不好为借口,废列侯106人。这段材料说明了(  )
A.汉武帝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B.列侯献酎金的金子有问题
C.汉武帝贪财暴虐
D.汉武帝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所描述的现象,即历史上的“酎金夺爵”,结合这一事件的背景可知,汉武帝之所以以这一借口废列侯106人,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解决汉朝遗留下来的王国问题。故此题应选A项
考点: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点评:汉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收回王国部分权力;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归郡统辖。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史书记载:“如置诸州通判,……故常与知州争权”,反映的朝代是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清朝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出现通判二字,可以看出这是宋太祖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中央的措施。故选C。宋太祖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三个方面的措施,在削实权方面,设置通判监察地方官员。其它明显错误。
考点: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点评: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唐代以来地方分权严重的局面得到改善。但是另一个方面也带来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局面。此外宋太祖加强皇权的措施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秦始皇历来是一位充满争议的帝王。董仲舒批评秦王朝“力役三十倍于古。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食犬彘之食。”而唐太宗则评论说“近代平一天下,拓定边方者,惟秦皇、汉武。”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
A.董仲舒去秦不远,他的评论应该更接近于历史事实
B.唐太宗着眼国家统一的历史大趋势,评论更为准确
C.两人没有认识历史规律,对秦始皇的评价均不准确
D.出发点和标准不同,对同一历史事物的评价就不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秦始皇的评价。对秦始皇的评价之所以出现正反两个方面,主要是材料中的董仲舒和唐太宗的出发点和标准不同,所以造成了对秦始皇的不同评价,董仲舒为了推行儒家思想,所以要批判秦始皇,而唐太宗是从加强中央集权的角度去评价的秦始皇。故本题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对秦始皇的评价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唐朝将秦汉以来的一相制变为多相制的实质是
A.强化君主专制
B.减少决策失误
C.提高行政效
D.笼络科举世子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通过分割相权以加强皇权。故选A。BC项都是三省六部制的影响;D项错误,无法体现。
考点:三省六部制
点评:三省六部制是隋唐时期实行的重要的政治制度,也是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标志之一。三省之间相互制约,互为补充,分工明确,大权集中于皇帝。与此相关的隋唐时期实行的重要的政治制度科举制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察举制是西汉选用官员的最主要途径之一,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其推选的主要依据是
A.战功
B.才学
C.门第
D.孝廉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