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高频考点《王安石变法》考点特训(2020年冲刺版)(十)

时间:2020-08-07 05:50:1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在20世纪末叶提及王安石,我们只更感到惊异:在我们之前900年,中国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其范围与深度不曾在当日世界里任何其他地方提出。当王安石对神宗赵顼说“不加税而国用足”,他无疑的已知道可以用信用贷款的办法刺激经济成长。当生产增加货物流通时,即使用同一税率也能在高额的流通状态里收到增税之成果。
——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 “青苗钱”以常平籴本1400万作本钱,等于农村贷款,春散秋敛,收息二分。但是无银行主持,缺乏法庭处理贷款的权利义务。有些县官就将整数交给若干农民,也不问他们愿借与否,只责成他们彼此保证,秋后一体带利归还。甚至在执行时,若干县份被指摘并未贷款而向农民一体索息。
——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材料三?旧有之系统,包括其中的既有利益,必须铲除,然后……新的体系才能成立。王安石的变法没有引起所述的社会冲突,是因为宋朝的社会还未发展到这一程度,是以纠结新旧两派,作这场决斗。他的改革,只是政治上的一种冲动,而不是一种经济上的发展。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变法中“用贷款的办法刺激经济的增长”的措施有哪些?(2分)取得了什么成效?(2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王安石变法在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3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史学家黄仁宇认为王安石变法失败的根源是什么?(1分)
(4)自19世纪末以来,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趋向于肯定为主。结合材料,谈谈你认为今天我们可以从哪些角度肯定王安石变法?(2分)


参考答案:
(1)措施:实行青苗法、农田水利法。(2分)成效: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民负担。(2分)
(2)问题:缺乏社会机制(或独立的银行、法律机构)的有效保障;地方官员在实施中片面化简单化,罔顾农民实际情况;部分官吏借机勒索百姓。(3分)
(3)根源:北宋的社会、经济基础远还未发展到适应这种改革的地步。(1分)
(4)角度:限制统治集团特权;关注民生和社会公平;为国为民勇于担责;强烈的变革精神。(任答两点得2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根据题目要求找出王安石变法中“用贷款的办法刺激经济的增长”的措施,联系王安石变法的具体措施,可知,青苗法和农田水利法符合这一要求。结合所学知识,通过王安石变法,取得一定的成效,如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民负担。
(2)要注意提取信息的全面性。材料的“但是无银行主持,缺乏法庭处理贷款的权利义务。”反映的问题是缺乏社会机制(或独立的银行、法律机构)的有效保障;“有些县官就将整数交给若干农民,也不问他们愿借与否,只责成他们彼此保证,秋后一体带利归还。”反映的问题是地方官员在实施中片面化简单化,罔顾农民实际情况;“甚至在执行时,若干县份被指摘并未贷款而向农民一体索息。”反映的问题是部分官吏借机勒索百姓。
(3)从材料四的中心语句“是因为宋朝的社会还未发展到这一程度,是以纠结新旧两派,作这场决斗。他的改革,只是政治上的一种冲动,而不是一种经济上的发展。”分析,可以得出王安石变法失败的根源的结论:北宋的社会、经济基础远还未发展到适应这种改革的地步。
(4)本题中注意题设给出方向,“自19世纪末以来,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趋向于肯定为主”,今天我们寻找肯定王安石变法角度,就应把王安石变法放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剖析,总结出超越时代和阶级,符合人类共同的价值取向的东西。要上升到理性的高度,要用概况性和精炼的语言来表达,只要言之成理均可得分。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
王安石变法虽然最终失败,但它为后人留下了许多有待品评的话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青苗法者,不过一季艮行之业耳,……而季艮行之为业,其性质乃宜于民办而不宜于官办:但使国家为之详定条例,使贷者与借者交受其利而莫能以相病,……而不必直接与人民相贷,则其道得之矣。……在当时,人民既无有设立银行之能力,而举国中无一金融机关,而百业坐是雕敝。荆公能察受敝之原,而创此法以救治之,非有过人之识力而能若是耶?
——梁启超《王荆公》
材料二?王安石变法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流言不足恤’’的大无畏精神,力求把变法革新进行到底。……他的变法手段中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他更多地重视商品货币的作用。……王安石变法是想尽量用经济的办法管理国家财政,反映了宋代商品货币在社会生活中的活跃,也证明王安石的变法思想和变法举措有彳艮大的前瞻性。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梁启超关于“青苗法”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青苗法”的积极作用。(5分)
(2)据材料二,变法重视商品货币作用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变法内容的核心。(3分)
(3)综合以上材料,我们可以从王安石变法中获得哪些改革启示?(2分)


参考答案:
(1)看法:青苗法相当于银行金融业务;政府不宜与人民直接借贷。(2分)
积极作用:农户可以免受高利贷的盘剥;政府可以增加财政收入;促进农业生产发展。(3分)
(2)原因:宋代商品货币经济活跃;王安石有前瞻性。(2分)
核心:理财(或富国之法)。(1分)
(3)启示:改革者的意志要坚韧,眼光要高远;改革的内容要立足现实。2分)


本题解析:
(1)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概括主旨能力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中“青苗法者,不过一季艮行之业耳,……而季艮行之为业,其性质乃宜于民办而不宜于官办:……而不必直接与人民相贷,”即为梁启超关于“青苗法”的看法,可概括为青苗法相当于银行金融业务;政府不宜与人民直接借贷;对于“青苗法”的积极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农户、政府、、农业生产发展三个方面作答。
(2)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概括主旨能力。据材料二中“王安石变法是想尽量用经济的办法管理国家财政,反映了宋代商品货币在社会生活中的活跃,也证明王安石的变法思想和变法举措有很大的前瞻性。”可知宋代商品货币经济活跃,王安石有前瞻性是王安石变法重视商品货币作用的原因;王安石变法内容的核心是理财(或富国之法)。
(3)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王安石作为一位伟大的改革者,具有很多过人的品质,无论对推进改革的决心,还是对变法前瞻性认识,都值得后人从中获得启示,因此改革者的意志要坚韧,眼光要高远,改革的内容要立足现实。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有人反对王安石变法中的某项法令,认为它“将笼诸路杂货,买贱卖贵,渔夺商人毫末之利”,该法令是

[? ]


A.青苗法
B.均输法
C.免役法
D.市易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王安石对科举制度进行改革,规定“学问和品行最优者,可以不经过科举考试直接出任官职。”这说明他?
[? ]
A.看到了科举制的弊端
B.反映了私人办学的发展
C.产生了否定科举制度的思想
D.认为地方教育大有提高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32分)民生一直是古今中外统治者高度关注的问题之一,民生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统治的安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明君制民之产(保证农民拥有一定的耕地),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孟子
材料二?《宋史·王安石传》:安石曰:“变风俗,立法度,最方今之所急也。”上以为然,……据家赀高下,各令出钱雇人充役……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岁以九月,令,佐分地计量,验地色好,分为五等。以地之等,均定税数。
材料三?“建设之首要在民生。故对于全国人民之食、衣、住、行四大需要,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共谋织造发展,以裕民衣;建筑大计划之各式屋舍,以乐民居;修治道路、运河,以利民行。……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山林川泽之自息,矿产水力之利,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夫种种公共之需。”
——1924年孙中山《建国纲领》
材料四? 1929年10月,一片繁荣的美国爆发经济危机,股价狂跌,企业倒闭,失业人数激增。但政府没有采取积极应对措施。结果胡佛总统的名字成了贫困的同义词。1933年,罗斯福总统大刀阔斧的对金融、工业、农业等方面进行改革,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为失业者、儿童、老人、残疾人提供社会救济。政府推行“以工代赈”,投资兴办田纳西河流域改造等公共工程,雇佣了数百万人,使中下层民众收入提高,新政推动美国经济逐步走出低谷。
(1)根据材料一,归纳孟子提出的为政思想和具体的为政措施。(6分)
(2)上引材料涉及王安石变法的法令是?,?。(4分)从关注民生的角度分析推行这些措施的目的。(4分)
(3)与封建统治者相比材料三中孙中山的民生主张有何发展并指出其思想来源。(8分)
(4)根据材料四概括罗斯福新政社会救济政策的特点并加以评价(10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