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大全《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考点强化练习(2020年练习版)(十)

时间:2020-08-06 04:04:1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美国罗斯福新政对此曾做了有益探索。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图1 1930年的美国失业者

图2 经济萧条中饥饿的母东

图3 罗斯福与煤矿工人在一起
材料二《全国工业复兴法》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遇。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
——苗枫林《世界改革史》
材料三 1933年5月通过《紧急救济法令》,到1936年止,政府大约支出30亿美元用于失业救济。1935年提出《社会保障法》,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
——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罗斯福关注什么社会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有关社会保障的内容有哪些?《全国工业复兴法》旨在复兴美国工业,但为什么涉及社会保障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材料二、三指出“新政”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通过什么方式建立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关于“新政”中的社会保障措施,有人认为主要是为克服危机而采取的临时性措施,有人认为主要是为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而进行的长期性制度建设。请选择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经济危机发生后,工人失业,人民生活贫困。
(2)内容:以工代赈;劳工组织有集资方谈判的权利;工人可自由参加工会;规定最高工时;规定最低工资;禁用童工。原因: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经济恢复。(3)国家立法。
(4)同意第一种观点:以工代赈、发放失业救助金、实行紧急救助等措施都是在危机发生后紧急状态下采取的临时性措施。同意第二种观点: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法令,推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等,都是旨在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的长期性制度建设。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33年美国政府建立“联邦储备保险”,对5000美元以下的小额存款,由政府保证其安全。
——王万达《现代美国史》
材料二 由于煤的开采掌握在私人企业中,以及用煤的各种企业之间缺乏协作,因而矿工们——他们是工业金字塔的真正基础——在工资和工作条件方面处于极恶劣的境地,这是一个悲剧。煤是我们发展工业的基础,它是我们全体国民最大的财产之一。煤炭工业的组织将由专局掌握,而这项组织将与煤气和电力供应相关联,而这两种工业都已达到国有化的时机。
——二战后英国首相艾德礼
材料三 1984年1月,里根签署了第116号国家安全指令,正式批准“战略防御计划”(亦称“星球大战计划”)及与其相关的1984-1989年财政年度数额高达260多亿美元的技术研究经费预算,美国政府为此组织了一大批著名的科学家、高级工程技术人员、社会活动家、军事战略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论证,动员了国内的科技力量、有关国家实验室及许多理工科大学投入这项研究工作,美国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星球大战计划”,是企图通过这一计划的实施来带动一大批高技术群的发展,以保持美国在经济、军事、科学技术等方面的领先地位。
——陶继侃《世界经济概论》
请回答:
(1)同属于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材料一与材料二在目的上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材料一、二相比,材料三反映了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在干预经济的形式上发生了什么新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上述材料,谈谈资本主义制度在自我调节方面的积极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目的不同:材料一是为了消除经济危机,恢复银行信用;材料二是为了达到几种仓业间的协调,减少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局限性,缓和劳资矛盾。
(2)新变化:由克服经济危机而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协调,发展为加强对科技的扶植和资金的投入;通过实施科技发展计划,带动经济的发展。
(3)积极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私人垄断资本的有限性,缓和了生产和消费的矛盾,减轻了经济危机,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罗斯福新政通过承认大部分在政府里没有代表人的那些集团的地位,实现了一种更为公正的社会。”下列措施中,符合这一评价的是
A.保障工人权利
B.整顿财政金融
C.调整农业结构
D.兴办公共工程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罗斯福新政
保障工人的基本权利,提高了工人的政治地位。这样的措施正符合题中评价“罗斯福新政通过承认大部分
在政府里没有代表人的那些集团的地位,实现了一种更为公正的社会。”所以A项正确;而B、C、D选项
措施体现了美国政府承担起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不符合题意。故选A。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自由放任主义认为,社会经济中有一只“看不见的手”。“看不见的手”是指
A.市场的自我调节
B.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
C.政府刺激消费的措施
D.政府大量增发纸币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自由放任主义又叫无干涉主义,它主张让政府放手让商人自由进行贸易。认为市场应该由“看不见的手”进行调节。市场经济的自发调节是社会经济中“看不见的手”,而国家的调控是市场经济中“看得见的手”。故本题正确选项应该为A。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满蒙与帝国的国防和经济生活有很深的特殊关系……日本帝国主要的使命在于维持东洋的永久和平以贡献于世界和平,解决满蒙问题是以实现日本帝国使命的远大理想这个大信念为根据的,明治天皇的圣意也就在于此。
由于帝国掌握着满蒙的据点,在这里形成了帝国国防的第一线……达到保卫朝鲜的目的……可以牵制俄国向东发展,并且对中国掌握着有力的发言权。万一日本从满蒙退出,不但立刻危及帝国的生存,并且会立刻破坏东洋的和平。
——板垣征四郎《从军事上所见到的满蒙》(1931年)
?
1936年2月26日早上5点左右,几百名士兵荷枪实弹,有的甚至扛着一挺机关枪,四散而去。他们是奉命去实行暗杀勾当的。这就是日本的“二二六”兵变。“二二六”兵变由于得不到其他部队的支持,最后和平地解决了。但是,法西斯势力不是减弱,而是进一步加强了。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满蒙”是指哪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侵略“满蒙”的原因。(3分)
(2)结合材料二,指出板垣征四郎写《从军事上所见到的满蒙》一文的直接目的是什么。(3分)
(3)据材料二、三,概括日本建立法西斯专政在手段上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初步建立起法西斯专政的标志。(4分)


参考答案:(1)东北和内蒙。历史原因:控制“满蒙”是日本长期以来的侵略计划,以图侵略整个中国;军事原因:“满蒙”军事地位重要,是帝国的第一防线,退可保朝鲜,进可限制苏联势力扩张,并可作为侵略整个中国的基地;经济原因:可以为日本提供丰富的国防资源;现实原因:妄图通过侵略转嫁本国危机。
(2)为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制造舆论宣传。
(3)特点:通过对外侵略扩张、制造暗杀及政变的方式强化了军部法西斯势力。标志:1936年,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听命于军部法西斯势力。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日本法西斯的对外扩张。第(1)问可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第(2)问可从日本对华侵略这方面找出答案;第(3)问可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