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模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考点特训(2020年冲刺版)(一)

时间:2020-08-06 03:54:2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33年4月,有人请求爱因斯坦出面援助因拒绝服兵役而被捕的比利时青年,他发表公开信回答说:“如果我是比利时人,在目前的形势下,我不会拒绝服兵役。我将愉快的参军,我相信这将有助于拯救欧洲?
[? ]
A.反对法西斯侵略? ?
B.积极参与世界大战
C. 赞成捍卫国家主权? ?
D.反对种族屠杀



2、判断题  2010年4月10日,波兰总统莱赫·卡钦斯基赴俄罗斯参加卡廷惨案70周年纪念活动,在斯摩棱斯克“北方”军用机场附近飞机失事身亡。坠机事件的发生使人们把更多关注波兰在二战中的历史。下列事件中与卡廷惨案的发生关系最为密切的可能是
A.德国发动“巴巴罗萨计划”
B.阿拉曼战役
C.莫斯科战役
D.苏联建立“东方战线”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赔款总额为1 320亿金马克,限42年付清。其中法国获得赔款总额的52%。

材料二 法国:赶快按期支付,不然的话走着瞧。德国:我没钱,要求延期。英国:还是同意德的要求吧。
材料三 

材料四 《相互保证公约》:保持德国与比利时、法国的边界现状,遵守《凡尔赛和约》中关于莱茵区非军事区的规定,如有一方发动侵略,英、意就立即援助受到侵略的一方。
《仲裁条约》:它们之间的争端,如不能通过外交方式协调解决,应提交仲裁法庭或国际常设法庭裁决。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在德国赔款问题上英、法、美之间的关系。(4分)
(2)材料三反映了当时发生的什么事件?对法国有何影响?(3分)
(3)这两个条约的签订对德国有何好处?(2分)



4、判断题  (10分)【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35年3月,德国宣布重建空军,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
第一个中立法案
(1935年8月通过)
1935年10月,意大利大举入侵埃塞俄比亚
第二个中立法案
(1936年2月通过)
1936年3月,德军占领莱茵非军事区
1936年底,“柏林一罗马一东京轴心”形成
第三个中立法案
(1937年4月通过)
1938年3月,德国吞并奥地利;9月,德国占领苏台德区。
1939年3月,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9月,德国入侵并占领波兰。
第四个中立法案
(1939年11月通过)
(1)据材料分析美国不断通过中立法案的原因,并指出其影响。(6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使美国最终彻底放弃中立政策的事件是什么?有何影响?(4分)



5、判断题  材料一 A.1939年8月23日《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
B.1939年9月1日,德国从西部突袭波兰。
C.1939年9月17日,苏联从东部突袭波兰并俘获了大批波兰官兵。
材料二 1941年7月30日,波兰流亡政府与苏联签署协约,在苏联境内组建一支波兰军队。波兰要求了解被俘波兰官兵的消息,斯大林的答复是:几万波兰战俘已全部释放,很可能跑到中国的满洲去了。
——维基百科:卡廷大屠杀
材料三 1941年7月德军占领了苏联的斯摩棱斯克地区。1943年4月13日,柏林电台发布新闻:“据来自斯摩棱斯克的报道说,当地发现了布尔什维克大规模秘密处决波兰人的地点……由于当地特有的土质完好地保存了死者身上的着装,辨认这些人的身份并不困难……我们发现了一万余名波兰军人的尸体,这几乎等于波兰军官的总数。”
——孙骁骥《卡廷惨案:真相永远不会太迟》《周末画报》2010年第592期
仅凭材料一、二、三,能否认定苏联杀害了波兰军人?请写出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1/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