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06 03:50:56
1、综合题 (15分)《大唐六典》规定:“工巧业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元代统治者为便于强制征调各类工匠服徭役,将工匠编入专门户籍,称为“匠户”子孙世代承袭,不得脱籍改业。1951年7月,公安部颁布《城市户口管理暂行条例》,统一规定了城市户口登记制度。这是新中国最早的一个全国性户籍法规1953年,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户籍在治安管理中的作用被强化。……在物资匮乏的年代,户口上被附着了很多福利。城市户口享有诸多福利,包括食品、医疗、教育等,全部与户口挂钩。这也造成了农村与城市的矛盾。
——《中国户籍改革历史回眸》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元朝对手工业者户籍管理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户籍管理存在的弊端。(9分)
参考答案:(15分)(1)从事手工业的人口单独编入户籍管理,不能从事别的职业,(2分)匠籍世袭,(2分) 人身控制严格。(2分)
(2)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之间享受的待遇明显不同。(3分)户籍被打上世袭的烙印,农村居民的子弟除考学等少数途径外,绝大部分都承袭父母的农村户籍。(3分)限制人口流动和自由迁移,不利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发展。(3分)
本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唐朝、元朝对手工业者户籍管理的特点主要从“匠户制度”来进行解答,例如,单独编入户籍管理、不能从事别的职业、并且人身控制特别严格,本题是在考查“匠户制度”。
(2)户籍管理存在的弊端主要从城市户籍管理和农村户籍的双重管理、双重标准来进行解答即可。在福利、食品、医疗、教育等方面区别太大,农村人口不能进入城市,造成了农村与城市的矛盾、不利于调动城市和农村的两个积极性等角度回答即可,总之多总结城市户籍管理和农村户籍的双重管理、双重标准的巨大的消极影响即可。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唐朝、元朝对手工业者户籍管理?唐朝、元朝对手工业者户籍管理的特点、户籍管理存在的弊端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宋代出现了富商大贾“榜下捉婿”的风气,反映了
A.宋代实行农工商皆本的政策
B.宋代科举制的发展
C.宋代士人的政治地位的提高
D.宋代商人政治地位的提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榜下捉婿”是宋代的一种婚姻文化,即在发榜之日各地富绅们全家出动,争相挑选登第士子做女婿,那情景简直就是抢,坊间便称其“捉婿”,宋人笔记对“榜下捉婿”多有涉及。这种近似金钱交易的“捉婿”蕴涵了特定的社会文化内涵,它说明宋时经济崛起,富裕起来的平民阶层渴望跨入上层社会。这也反映了宋代商人政治地位的提高。所以答案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商人地位的变化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被称作古代冶金史的一大飞跃的事件是 ( )
A.木炭的使用
B.煤的使用
C.焦炭的使用
D.石油的使用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析:
煤的使用使炼出的钢铁的硬度质量大增,为冶金史上的一大飞跃.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井田”与“私田”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 )
A.所有权
B.耕作方式
C.使用权
D.赋税形式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经济制度的变化。依据所学可知,井田制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归奴隶制国家所有;私田归私人所有。这是它们的主要区别。正是因为所有权的不
同,所以才导致耕作方式、使用权和赋税形式的不同。故应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土地制度的变化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史记?货殖列传》载:“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可见,司马迁的经济思想
A.恪守“以农为本”的原则
B.认为社会分工是自然形成的
C.具有浓厚的道德伦理色彩
D.具有封闭性、保守性的特点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关键要读懂材料的意思。材料的大意是,人们各按其能力干自己的工作。尽自己的力量,来满足自己的欲望。因此,东西贱是贵的征兆,东西贵是贱的征兆。这就刺激各行各业的人努力从事自己的职业,以自己的工作为乐趣,就如同水往低处流一样,昼夜不停。用不着召唤,他们自己会送来;东西用不着寻求,人们自己会生产。这难道不就证明了农、虞、工、商的工作是符合经济法则的吗?可见,司马迁认为社会分工是自然形成的。因此选择B。ACD不符合题意,排除。
考点: 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和特点·古代中国经济政策·司马迁的经济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