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06 03:43:15
1、判断题 “商君虽死,秦法未亡”,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变法满足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B.变法顺应了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化的历史潮流
C.变法迎合了从诸侯割据走向全国统一的必然趋势
D.变法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商鞅虽然身亡,但是其新法并没有废除,根本原因在于新法能够壮大秦国的经济实力,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故选B。ACD项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并未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因而不是最佳项。
点评:一场改革能否成功,有许多因素必不可少。最根本的是看这场改革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推动社会的进步,阻碍历史潮流的改革必然是以失败告终;同时改革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如统治者的支持、方法策略等。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商鞅曾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其实质作用是?
A.对地主阶级的批判和否定
B.为地主阶级专政提供条件
C.肯定了公田私田化的现象
D.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商鞅变法中直接保障地主阶级根本利益的是:
A.推行重农抑制商政策
B.按功授爵
C.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
D.建立县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商鞅变法中废井田、开阡陌允许土地买卖,从法律上承认了土地私有,最能满足地主阶级的利益,故选C。A项也能体现了对地主阶级的支持,但是不是最佳选项,不是从根本上进行的分析;BD项也和地主阶级有一定的关系,但是不是直接反应地主阶级利益的。
点评: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开阡陌,法律上承认了土地私有是从经济基础上保障了地主阶级的利益,这也会极大地提高了地主阶级在政治上的地位,培植了大量的地主阶层。除此之外,商鞅变法在政治上的措施,废除分封制,实行县制,从而废除了世袭的特权,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商鞅变法在推动秦国的富强、最后统一全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秦惠文王即位后,商鞅遭迫害出逃至一客栈投宿,客栈主人不敢收留,说:“商君定有法律,谁让没有凭证的旅客住宿,谁就要连坐的。”这个故事主要说明
A.商鞅之法已经深入民心
B.商鞅本人遭民众切齿痛恨
C.守旧贵族反攻倒算
D.商鞅对秦国没有贡献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吏治腐败,民怨沸腾。为了从根本上杜绝贪赃枉法,北魏孝文帝决定? ( )
A.以官吏的政绩作为决定官吏任期的依据
B.对枉法的官吏一律处死
C.给百官颁行俸禄,俸禄由国家统一筹集来
D.对贪赃枉法的官吏严惩不贷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分析的能力。在北魏初期,官吏没有俸禄,他们全靠贪污和搜刮百姓来维持自己的奢侈生活。为了杜绝贪赃枉法,孝文帝下令实行俸禄制,百官的俸禄由国家统一筹集,按品第高低发给官吏,不许官吏自筹。故选C。A项与材料不符,材料主要说的是俸禄的问题;B项材料并未体现;D项并未涉及。
点评:俸禄改革是孝文帝政治改革的重要内容。通过这项改革,极大地提高了北魏政权的政治化水平。除了俸禄改革,孝文帝还进行了一系列的其他改革。从社会风俗上看,提倡说汉化,改汉姓,允许与汉族通婚等这些措施使得北方的民族融合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也是的北魏政权逐渐地封建化。同时,经营农业生产,也进入到农耕文明阶段。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