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马丁·路德认为:人的“原罪”使得人的本性败坏,只有内心信仰虔诚,才能与上帝直接沟通,去恶向善,获得上帝的拯救,外在的一切苦修与事功都达不到这个目的。马丁·路德的这一主张其意义在于
[? ]
A.否定了天主教会的作用及其神学权威
B.确立了“教随国定”的原则
C.打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势力
D.维护了德意志各阶层的利益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列宗教改革的内容,属于马丁?路德和加尔文所共有的是:①信仰得救 ②因信称义 ③简化仪式?④制定严格的道德标准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因信称义属于马丁?路德的主张,制定严格的道德标准属于加尔文的主张,不是两者的共同点,②④错误。答案为C。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加尔文和马丁·路德的共同主张有
①简化宗教仪式? ?②《圣经》是最高权威
③个人可直接与上帝交流 ?④建立政教合一的神权共和国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是组合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建立政教合一的神权共和国”是加尔文改革中的内容,故排除含④的选项。此类题注意用排除法。故选A。①②③是他们宗教改革的共同点。
点评:加尔文宗教改革和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基本一致。都主张信仰得救,认为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认为信仰的依据是《圣经》而不是教皇,都主张简化宗教仪式。二者的宗教改革为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控制。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0分)【历史——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德国是宗教改革的故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教皇须让我国不再忍受他们的不堪忍受的劫掠和搜刮,教皇须交还我们的自由、权利、财产……教皇须让皇权成为名符其实的皇权。
——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
材料二?路德并未采取步骧把他的肯定命题(注:《九十五条论纲》)散布民间。他只邀请学者来辩论以及显要者来阐释,但别的人暗暗地把肯定命题译成德文并交给报界。不久它们便成了德意志人的话题……他(路德)形容自己像一个人黑夜在一间古老教堂尖塔上攀登盘旋的楼梯,在漆黑中他伸出手臂平衡自己,他的手抓到一条粗绳,立时钟声大响,使他大吃一惊。
——(美)罗伦培登《这是我的立场——马丁·路德传记》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丁路德的主张。(4分)
(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路德想要“平衡自己”,却“立时钟声大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宗教改革源于德国的社会条件。(6分)
参考答案:
(1)因信称义;简化圣礼;反对教皇对德国掠夺;主张世俗王权统治。(4分)
(2)理解:路德原本反对罗马教会兜售赎罪券,结果引发了西欧宗教改革。
条件:德意志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一罗马教廷的精神控制与经济掠夺:近代资本主义因素的产生,人文主义影响。(6分)
本题解析:(1)第一小问主张从材料一中“教皇须让我国不再忍受他们的不堪忍受的劫掠和搜刮”“教皇须让皇权成为名符其实的皇权”可概括出反对教皇对德国掠夺、主张世俗王权统治;再联系宗教改革的相关知识,路德还主张因信称义、简化圣礼。
(2)第一小问对“平衡自己”的理解从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的目的来分析;对“立时钟声大响”的理解从《九十五条论纲》的影响来分析即可;第二小问条件,联系宗教改革首先爆发与德国的原因来分析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