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试题巩固(2020年最新版)(三)

时间:2020-08-06 03:39:4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2011年2月2日晚央视兔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大山和孔子学院5位学员艾迪、夏天、李天翼、梅友、茹丝表演相声《四海之内皆兄弟》。该相声所蕴涵的思想同“仁”、“礼”一脉相承,都源于(?)

A.法家
B.道家
C.儒家
D.墨家



2、判断题  (11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2009年6月16日,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金砖四国”领导人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举行会晤,会后发表的联合声明重申,四国远在国际法治、平等合作、互相尊重、由各国协调行动和集体决策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更加民主和公正的多级世界。
材料二:在二十国财长会前,包括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巴西在内的金砖四国财长高调聚首伦敦,定调两大主轴,首先力促国际金融机构改革,要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7%的份额和世界银行6%的份额转移到新兴国家,实行时间就是现在。其次,呼吁二十国集团成员国不要解除为应对金融危机而实施的政策。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9月8日)
材料三:布鲁金斯学会经济学家布莱德福德说:“G20的核心思想是从公共利益出发干预全球金融体系,这取代了市场原教旨主义者‘政府不管’的治理理念。”“要协调治理世界经济,少不了发展中国家的参与。这就是为什么经济危机爆发以后,各国没有选择G8而是选择G20联合应对。”
——南方网(2009年9月29日)
材料四:在奥巴马访华前的仅仅不到10天时间内,中美贸易战在全球经济期待复苏背景下,在两国高层领导人为此频繁往来的节骨眼上,已经全面开打。2009年11月5日和6日,中美双方在多个方面进行贸易制裁与反制裁。
——《经济参考报》(2009年11月9日)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体现了“金砖四国”的目标是什么?它反映了哪些国家的利益要求?(4分)
(2)概括材料三的观点。这些观点说明了什么?(5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中的现象说明了什么?(2分)



3、判断题  孔子曾经说:“人而(如果)不仁,如礼何(犹言要礼何用,行什么礼)?”这说明孔子以为
A.仁为礼之本
B.礼为仁之本
C.礼与仁相互对立
D.先仁而后礼



4、判断题  上海的发展是从近代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开始的,西方列强的侵略客观上为上海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有利条件。但没有民族的独立就不可能有上海的真正腾飞,因此,上海的发展史也是一部反侵略斗争、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振兴的历史。下列与此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兴起了中国近代最早的农民起义———— 小刀会起义
B.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的重要思想宣传中心
C.中国的无产阶级从政治上开始发挥革命主力军作用和成立自己政党的所在地
D.抗日战争中,抵抗日军侵略暴行,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5、判断题  张岱年在《中国文化概论》中指出:“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的缺陷,黄宗羲、王夫之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这里的“先天不足”是指(?)
A.商品经济没有发展
B.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发展得不够充分
C.民众的公民意识尚未觉醒
D.市民阶层尚未形成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