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06 03:35:44
1、选择题 公元前452至前451年,在古罗马平民保民官的强烈要求和平民的努力下,由贵族编制出十个法表,镌刻在十块青铜板上,但法表中的一些内容引起平民不满。公元前450年,又增两表,形成著名的《十二铜表法》。这一过程最能说明
A.平民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B.贵族的利益不再受法律保护
C.罗马法学体系的完善和成熟
D.平民取得了罗马法的制定权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中“在古罗马平民保民官的强烈要求和平民的努力下……法表中的一些内容引起平民不满”说明平民经过努力,地位有所提高,所以选A。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罗马法·《十二铜表法》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法国学者布罗代尔写道:“当雅典西端的普尼克斯山顶上升起通知召开人民议会的黑烟时,城邦农民便拄起拐杖,徒步走向邻近的雅典城去履行自己的公民职责。”材料反映了
A.雅典公民履行职责意在避免极少数人的暴政
B.狭隘的城邦体制制约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C.小国寡民状态方便了公民参与民主政治
D.交通落后促使雅典实行直接民主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材料所述公民徒步去雅典城履行自己的公民权利,这种权利的实现只能是在小国寡民的国家才能实现,所以材料突出的是雅典小国寡民的社会为公民参政提供了可能,所以选C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民主政治的摇篮·雅典民主的条件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15分)法律和政治制度都是建构和维护国家统治秩序的工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3表 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中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为奴隶。 第5表 凡以遗嘱处分自己的财产,或对其家属指定监护人的,具有法律上的效力。
第8表 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同样的伤害。不过,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还300阿司罚金;如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来源:学_科_网]
第11表 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摘编自《十二铜表法》
材料二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十二铜表法》的出现在当时有何进步意义?(5分)
(2)材料二源于哪一文献?颁布于何时?有何意义?(4分)
(3)材料三中所示图反映的是哪个国家的政治制度?该图反映出这种政治制度的一个什么原则?请简要指出:图中三者的相互关系;(6分)
参考答案:(1)《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1分),法律条文比较明晰,审判、量刑都有法可依,有利于统治者协调社会矛盾,巩固统治;(2分),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特权,保护了平民的利益(2分)。
(2)《权利法案》;(1分)1689年(1分)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在英国的确立。(2分)
(3)国家:美国。(1分)原则:分权原则和制衡原则。(2分)关系:总统对宪法负责,对立法有否决权,但国会在复议后若以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再次通过此法时,即为有效。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总统任命,参议院批准。(3分)
本题解析:(1)结合教材内容回答出成文法比习惯法的进步性即可。
(2)根据材料中的信息可判断是《权利法案》,再根据所学回答颁布的时间、意义。
(3)由材料三中所示图可知反映的是美国的政治制度,反映的原则、图中三者的相互关系根据所学可得出。
考点:罗马法、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世界历史法制内容不断发展演变的理解能力,罗马法的形成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从最初的习惯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最终形成了《民法大全》,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英国《权利法案》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在英国的逐渐确立。而美国1787年宪法则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原则,将资产阶级的启蒙思想由理论变为现实,亦成为资产阶级立法的典范。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古希腊民主制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人民主权、轮番而治。体现这两项内容的制度包括公民大会制和( )
A.举手表决制、连选连任制
B.比例代表制、与会津贴制
C.政教分离制、公民兵制
D.抽签选举制、有限任期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古希腊民主属于小国寡民,它的民主是直接民主,采取轮流坐庄、抽签选举的方式。所以答案选D。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古代希腊民主制度·内容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京大学教授张传玺认为,中国历史上形成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是由当时的国情和民情决定的,其正面作用是主要的。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唯有中华文明一脉相承,也反证了我们的先人在两千余年前选择的中央集权国家的政治道路是正确的。
材料二 梭伦规定,国家的官职应先由各部落分别投票预选候选人,然后就从这些候选人中抽签选举。……梭伦又创立了一个四百人议会。每部落一百人,但他仍然把保卫法律的职责授予阿勒俄琶菊斯议会(贵族议会)。这个议会仍旧是宪法的监察人,它监督最大多数的和最重要的国家大事。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材料三 某国宪法的若干条文:
第十五条 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第十七条 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八条 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在必要情况下,命令他们退职……
(1)据材料一概括张传玺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提出这一观点的依据。
(2)据材料二,指出梭伦调整政治机构方面的措施,从材料可以看出梭伦试图在改革中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说明该国的政体及其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上述不同政治制度的认识。
参考答案:(1)观点:中央集权制度符合古代中国国情。(1分)
依据:以农耕经济为主;中国地域广阔;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需要。(3分)
(2)措施:从公民中抽签产生国家公职人员;设立四百人会议。(2分)
原则:公正、公平(或答中庸)。(1分)
(3)政体:德国的君主立宪政体。(1分)
特点: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或答君主是实,立宪为虚)。(2分)
(4)认识:政治文明(或政治制度)具有多样性(或多元化);政治制度必须适应本国国情。(4分)
本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概念能力。从材料“中国历史上形成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是由当时的国情和民情决定的,其正面作用是主要的”中归纳材料的中心论点;根据所学知识,一种政治制度的形成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可以从经济、地理、民族关系等多角度作答观点的依据。
(2)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概念能力。“措施”据材料二概括即可;据“创立了一个四百人会议”“每部落一百人”“把保卫法律的职责……(贵族议会)”等信息可知,梭伦试图在改革中遵循平等、公正的中庸原则。
(3)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中既提及了议会,又提及了皇帝,而且皇帝的权力较大,故可判断是德国的君主立宪制;据材料“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在必要情况下,命令他们退职”中对皇帝、议会权力的规定可知其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
(4)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学生论证和阐述问题的能力,是一个开放性的题目。从古代中国的君主专制、古希腊的民主制度到近代德国的君主立宪制等不同的政体反映了政治文明的多样性,这是由于各国不同的历史传统和具体国情造成的。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原因;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政治;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