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主要经济政策》高频考点预测(2020年最新版)(九)

时间:2020-08-06 03:33:2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明清统治者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其主要影响有
①保护了民族工业发展?②失去了开拓海外市场的契机
③避免了西方殖民侵略?④妨碍中国与世界的正常往来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清统治者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不利于中国原有商品经济的发展,阻遏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正常生长,也妨碍中国与世界的正常往来,最终导致了中国的落后和挨打,所以②④两项说法正确,①③表述错误不符合史实,答案选D。
考点:“海禁”与“闭关锁国”
点评:本题的考场还可以从如下角度进行:
清朝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所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D?)
A.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B.强化自然经济
C.造成中国的日益落后? D.加速小农经济的解体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1921—1925年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所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苏联实现了工业化
B.大大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
C.促进了苏联国民经济的恢复
D.有利于苏联社会政治形势的稳定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建国初期,我国对粮、棉、油实行统购统销政策,主要是为了
①保证国家商品粮的供应
②打击投机商
③使人民过上富裕的生活
④稳定物价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建国初期,我国十分贫穷,无论采取什么措施,都无法迅速让人民过上富裕的生活。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伊懋可的“高水平陷阱”理论认为: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就必须全力发展农业技术,以至于欧洲工业革命时,中国农耕技术远远领先欧洲。农业技术的改进所带来的收益完全被新一轮的人口增长所吞噬,而人口的增长又进一步带动农业技术的改进,如此往复,较高的农业水平维持了巨大的人口。明末和清朝的中国遭遇到了资源约束的瓶颈,无法取得进一步的发展。由此看出,该理论试图分析
A.中国小农经济的产生及其地位
B.中国农业技术领先欧洲的原因
C.中国近代工业产生迟于西方的原因
D.中国人口不断增长的原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阅读材料,可以看出主要论述了中国的社会发展的恶性循环,这一循环使中国落后于西方,A、B、D都未涉及到中国的循环弊端,为抓住要点,故此题应选C项
考点:中国古代的小农经济
点评:中国古代的小农经济历史作用:
(1)积极: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积极性;在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时期,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积极作用是主要的。
(2)消极:小农经济规模小,具有脆弱性;在封建社会后期,阻碍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成为封建社会长期停滞不前的原因。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最为密集和完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内在的原因在于( ?)
A.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
B.“重农抑商”、“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C.由于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
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的商品输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中国古代以农立国,自然经济长期处于统治地位。“重农抑商”和“闭关禁海”政策是自然经济的产物,该政策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海外贸易,造成中国经济基础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A表述不正确,农耕文明没有大力发展工商业是政治体制影响的结果,并非本身造成的。C、D发生在鸦片战争后,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符合,并且D并非“内部因素”。故选B。
考点: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
点评: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从商鞅变法规定的奖励耕战,到汉文帝的重农措施,直到清初恢复经济的调整,都是重农抑商政策的体现。但是随着商业的发展,这一思想观念也受到冲击。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