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大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点强化练习(2020年练习版)(六)

时间:2020-08-06 03:23:5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在抗日战争爆发前的l0年里,中国现代化工业每年的平均增长率约为7.6%,l936年资本主义生产已占工业总产值的65%,占工农业总产值的24.48%。假设没有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中国的工业化步伐必将大大加快。正是由于日本的侵略极大地破坏了中国原有的“后发外生型”现代化进程,又使得新的“自发内生型”现代化进程在中国反抗日本侵略的过程中悄然开启。从此段材料中能得出的结论有
①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中国的工业化有较快发展?
②日本侵华战争打断了中国原有的现代化进程?
③中国的抗日战争积累了新的现代化因素
④抗日战争的胜利使中国进入独立民主的现代化轨道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由材料中的“在抗日战争爆发前的l0年里,中国现代化工业每年的平均增长率约为7.6%”可知①正确;由“日本的侵略极大地破坏了中国原有的‘后发外生型’现代化进程”可知②正确;由“又使得新的‘自发内生型’现代化进程在中国反抗日本侵略的过程中悄然开启”可知③正确;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发动内战,中国并没有进人独立民主的现代化轨道,④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从地理环境上说,我们是无法分离的。我们不能把各地区从彼此的位置上挪开,也不能在它们之间筑起不可逾越的城墙。……我们不是敌人。我们之间感情纽带,或许会因情绪激动而绷紧,但决不可折断。那一根不可思议的回忆之弦,从每个战场和爱国志士的坟墓,伸展到这片辽阔土地上每一颗充满活力的心房和每一个家庭,只要我们本性中的善念再度、而且一定会加以拨动,它们终会重新奏出响亮的联邦协奏曲。”——林肯总统1861年就职演说
材料二:内战结束后,美国国会通过宪法第14条修正案。该法案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制定或实施限制合众国公民的特权或豁免权的任何法律。”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
材料三:邓小平说:“我们提出的大陆与台湾统一的方式是合情合理的。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一个中国,两种制度。”
材料四: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1条
请回答:
(1)材料一说明在美国内战中林肯的目标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感情纽带”指?什么?(2分)
(2)材料二的宪法条文坚持了什么原则?(2分)
(3)材料三与材料一所强调的共同原则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邓小平强调这一原则的历史依据。(4分)
(4)材料四的宪法规定与“一国两制”的方案是何关系?材料四与材料二有何相同点?(4分)


参考答案:(1)目标:维护美国的统一。感情纽带:美利坚是一个统一的民族。南方一些州的人民也参加过独立战争,并献出生命,他们也是美利坚民族的一部分。 (2分)
(2)联邦宪法至上和国家统一的原则。(2分)
(3)原则:“一个国家”(或“国家统一”)。(1分)
依据:元朝设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清朝时设台湾府,归属福建省;《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都承认台湾是中国的领土。(3分)
(4)关系:宪法的规定为“一国两制”提供了法律依据。 (2分)
相同点:与材料二美国宪法强调的原则基本一致,都是用法律的形式维护国家的统一。?(2分)


本题解析:本题是一道跨越时空的材料分析题,以美国历史上的内战为切入点,兼顾新教材的内容,突出了新课程的前瞻性,然后分析邓小平“一国两制”对完成我国统一大业的重要指导意义,既注重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考查力度,又突出了对能力的要求,概括性和综合性都比较强。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中国共产党的下列措施中直接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有
①土地革命 ②减租减息 ③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④人民公社化 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⑥取消农业税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⑥
C.①②③⑤⑥
D.①③⑤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解析:本题主要是考查中国共产党采取这些措施的作用。本题适合用排除法。④严重损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应排除。回归教材再现措施作用,可知①②③⑤正确。而⑥取消农业税,从另一方面来讲这正好是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⑥正确。所以正确答案为C。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08年5月26日的《大公报》在头版刊登了有关教堂“礼拜”,豫盛瓷器公司大减价和吉林省公民日报社招聘北京天津访员的广告。这一现象反映了(  )
A.民族工业进入“短暂的春天”
B.传统手工业面临破产的威胁
C.社会、商业资讯的传播速度加快
D.该报成为宣传新思想的革命阵地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通过《大公报》这份报纸作为大众传媒手段,传播了宗教、经济等方面的信息,C项正确;A项出现在1914年一战爆发后;B、D项观点无法直接从材料得出;故选C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二战后,日本经济崛起有两个难得的外部历史机遇,它们是?(?)
①新中国建立 ②朝鲜战争爆发 ③越南战争爆发 ④中东战争爆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二战后,50年代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爆发后,日本充分利用美军的大批军事及后勤物资订货,进一步刺激了日本经济的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5 6 7 下页 尾页 6/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