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试题预测(2020年最新版)(五)

时间:2020-08-06 03:17:2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列对中国近代开放通商口岸的评价,属于社会史观的是
A.促进中国农业文明转向西方工业文明
B.促进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诞生和发展
C.导致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促使思想观念、社会礼仪、生活习俗发生巨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社会史观认为,人类历史不仅仅是政治、经济、思想等大事件的历史,更是与平民百姓、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件的历史,包括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等。故本题选D。A项属于文明史观,B项属于现代化史观,C项属于整体史观。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有人把春秋战国时期比拟为“第一次五四运动”,认为是“社会的转变”促成了这一时代的“百家争鸣,群花怒放”。这一时期“社会的转变”不包括
A.分封制崩溃,井田制瓦解 
B.各种政治力量异常活跃
C.各种思想交相辉映 
D.中央集权制度已经确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
(1)经济上:井田制崩溃。(2)政治上:分封制瓦解,周王室衰微。(3)阶级关系上:原来社会地位较低的士,在社会生活中活跃起来,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4)教育和学术上:由贵族垄断局面被打破,私人讲学出现,平民百姓也开始接受教育。这样,在社会上形成一些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学者和思想流派,被称为“诸子百家”。这些学派互相诘难、批驳,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D表述错误,中央集权制度已经确立是在秦朝时期,因此选D。
点评:否定型选择题首先是考查同学们的识记能力,在此类题中较多涉及的是历史事实,解答的关键是对历史事实的本质、原因、影响、意义、评价等有一个完整的、准确的认识。其次此类题较多地考查同学们对历史概念的理解能力,所以同学们要对历史概念的内涵、实质有清晰的认识。第三、考查同学们的逆向思维能力,因为此题主要选择错误的选项,而由于同学们习惯了选择正确的选项,所以在思维习惯上不符,往往造成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中国近代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中,今天成为最早设置的直辖市是
A.上海
B.天津
C.重庆
D.广州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基本时间
在《南京条约》中,中国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有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
到1954年,首先设上海为直辖市,随后是天津,1997年设重庆为直辖市,因此A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列对于孔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其思想核心是“仁”
B.主张维护旧的统治秩序
C.打破“学在官府”的局面
D.其思想成为当时的正统思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孔子的思想,仁、礼、教育上的有教无类均是他的主张,但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没有得到重视,不是正统思想,所以D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无论“焚书坑儒”,还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目的都是(?)
A.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统治
B.剔除不适应社会需要的思想
C.为削弱诸侯(王国)势力提供理论依据
D.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焚书坑儒”目的在于通过焚烧诗书,钳制社会思想,实行愚民政策,加强思想领域里的统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更是以儒家思想作为统一的思想。因此二者目的都是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故选D。A项说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材料未体现;B项错误,剔除的思想并非不适应社会的需要;C项错误,“焚书坑儒”体现不出该内容。
点评:商鞅变法时期,即采用焚烧诗书的方式加强对思想的控制,秦朝统一全国后秦始皇焚书坑儒,实行愚民政策,最终并未能巩固自己的统治;汉代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方针,儒家思想获得了统治的地位,实现了思想领域里的大一统。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