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06 03:15:23
1、判断题 1909年《大公报》上的一篇文章称“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得见一样——时常看看,岂不比听戏强的多么?”这里所说的使人们“开眼界”的应该是?
[? ]
A.电视?
B.广播?
C.电话?
D.电影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表(第一套节目)(节选)
材料二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节目表(节选)
请回答:
?(1)判断材料一、二分别是我国哪个历史时期的电台广播节目表,简要说明你的判断依据。?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上述节目表,分别指出这两个时期电台节目的特点。结合时代背景,概括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题 据吴玉章回忆,1936年8月12日,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总司令杨靖宇来信说:“贵报内容精彩,议论正确,自不必说,而所标出宗旨为‘不分党派,不问信仰,团结全民,抗日救国’正与敝军之宗旨相合。……正因为如此,故贵报深得敝军全体士兵的欢迎。”这说明《救国时报》
A.起到了宣传抗日主张的作用
B.丰富了军队士兵的业余生活
C.加强了部队的政治宣传工作
D.有利于推动全民族抗战爆发
4、判断题 近代以来,科技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下列场景不符合历史史实的一项是
A.1839年,广州市民通过阅读《申报》了解虎门销烟情况
B.1939年,上海市民观看获奖电影《渔光曲》
C.1949年,南京居民收听北平和谈最新进展
D.1999年,济南市民在街头观看国庆阅兵直播
5、判断题 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份近代报纸是
[? ]
A.《邸报》?
B.《戏报》
C.《中外纪闻》?
D.《昭文新报》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