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商鞅变法》在线测试(2020年最新版)(十)

时间:2020-08-06 03:07:0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相同点是
A.都促进社会制度的改变
B.都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
C.都以富国强兵为目的
D.都未能达到改革的目的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使维新思想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的是:
A.“公车上书”
B.强学会的成立
C.《时务报》的创刊
D.《变法通议》的发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19世纪末,维新变法运动
①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②核心是主张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③是民族资产阶级参政的开始? ④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维新派是站在时代前列的政治力量,他们的变法主张代表了中国历史变革的方向。维新派进行变法的首要目的是为了救亡图存,虽然戊戌变法没能完成自强御侮的目标,但它仍具有重要的爱国救亡意义,它把民族救亡意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戊戌变法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维新派提倡新学,批判旧学,着重宣传“兴民权”,大大地提高了全社会的民主意识和参政意识。从此,民主主义成为汹涌的社会思潮,极大地改变了中国思想文化界的面貌。戊戌变法是第一次由资产阶级领导的政治变革运动,是要逐步变封建专制制度为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代表了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巡礼者不足多。?
——商鞅
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的理论基础是诸子百家中哪一派别的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逐条列出,不得摘抄原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二、三的作者对商鞅变法各持什么态度?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你说出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法家思想。
(2)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战;重农抑商。
(3)材料二持否定态度,材料三持肯定(支持)态度。作用: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较为彻底的一次改革运动。推动了秦国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繁荣,壮大了国力,实现了富国强兵;为秦国统一六国和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对秦以至中国历史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杜佑《通典·田制》日:“秦孝公用商鞅,鞅以三晋地狭人贫;秦地广人寡,故草不尽恳,地利不尽出;于是诱三晋之人,利其田宅,复三代无知兵事,而务本于内;而使秦人应敌于外。故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数年之间,国富兵强,天下无敌。”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是各诸侯国变法中比较彻底的一次地主阶级的改革。这次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
A.确立封建制度
B.实现富国强兵
C.确立土地私有制
D.废分封、行县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