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试题特训(2020年最新版)(九)

时间:2020-08-06 03:05:0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孔子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这些主张所反映出的社会背景是(?)
A.社会的长期动荡不安
B.百家争鸣的趋同现象
C.奴隶制开始崩溃
D.封建经济的发展壮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大动荡大变革时期,表现为在政治上分封制和宗法制遭到破坏,周王室的控制力越来越弱;在经济上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开始确立。士的阶层崛起,代表不同的阶层利益,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故选A。根据以上分析,BCD均错误。
点评: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决定了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动荡为各家提出自己的主张,发挥自己的才能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各家的思想和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影响等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与印度文明的不统一和间断相比,中华文明的特点是统一和连续。”下列制度中最有利于维护中国政治统一与文明连续的是
A.分封制
B.三省六部制
C.科举制
D.中央集权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进入新时期,我国教育蓬勃发展,主要表现在 ①进行教育体制改革和立法?②加强基础教育,发展高等教育?③确定了新时期的教育指导方针?④重视少数民族教育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新时期我国教育发展的基础知识。“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因而“新时期”这个概念是指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结合教材知识,很明确可知表现在:进行教育体制改革和立法;加强基础教育,发展高等教育;确定了新时期的教育指导方针;重视少数民族教育。所以选择D.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没有人自愿作恶,人之所以作恶,做不正义的事是出于无知。这是古希腊一位哲人强调知识对人的道德的作用,这位哲人是 (  )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苏格拉底
D.普罗塔哥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苏格拉底提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 世界上没有人自愿作恶,人之所以作恶,做不正义的事是出于无知”。他强调知识对道德的作用。故选 C。A项柏拉图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哲学的始祖。他把“理式”或宇宙间的原则和道理看作是第一性的、永恒普遍的。B项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主张,把希腊哲学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D项是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
点评:公元前七世纪,希腊哲学产生,最早的是自然哲学。研究的对象是自然界。公元前5世纪,智者学派出现,主要的研究方向是人类社会,强调人的价值和人的决定作用,树立了人的权威,但是也为个人极端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苏格拉底是希腊哲学研究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主张知识即美德,在一定程度上对智者学派的观点进行纠正。亚里士多德把哲学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问。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列宁说:“与个别先进国家相比,俄国人开始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是比较容易的”导致俄国革命“比较容易”的原因是
①无产阶级政党的坚强领导 ②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
③工农联盟巩固?④“一战”的影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实际考察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四个选项都对。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