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06 02:50:31
1、选择题 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芸芸。……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诗中的描述反映了?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②重视农业的观念?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从“机梭声札札,牛驴走芸芸”可知其描绘的是自然经济,①对。而“有财不行商……家家守村业”则反映了对农业的重视,对商业轻视,②对。题干没有涉及家庭手工业和商品流通之间的关系,排除③,答案B。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解题关键是准确理解题干诗的主旨意思,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1985年,国务院在《关于国有企业工资改革问题的通知》中规定,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浮动的比率,一般是上缴税利总额增长1%,工资总额增长0.3%-0.7%,最多不得超过1%,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保证职工收入逐年提高
B.拉开职工收入的档次
C.鼓励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D.有效控制企业工资总额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解答本题时,要抓住题干材料中的关键信息“1985年《关于国有企业工资改革问题的通知》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浮动的比率”进行思考。根据教材相关知识可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增强企业的活力,而国有企业工资改革的目的是鼓励企业提高经济效益,进而增强企业活力,故C项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在位时期注意从身份低微的士人中破格用人,参与国家政治中枢的主要决策,形成“内朝”和“外朝”政治现象的皇帝是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宋太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武帝频繁更换丞相,并形成“中朝”与“外朝”。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一法制建设方针的会议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五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提出“ 有法可依 、 有法必依 、 执法必严 、 违法必究 ”。因此选A。
考点:新中国民主法制建设
点评:新时期的法律制度逐步健全:①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②中共中央为刘少奇平反昭雪,并在全国范围平反各种冤假错案,为全面开展法制建设准备了政治基础。③加紧全面立法工作,如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④1997年,中共“十五大”正式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⑤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这使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达到新的高度,成为中国法制建设的里程碑。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介绍的西方先进科技成果是
A.蒸汽机
B.电气设备
C.内燃机
D.航空设备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根据魏源所处的历史时期,他介绍的应该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B、C、D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