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模板《两次鸦片战争》高频试题预测(2020年最新版)(二)

时间:2020-08-06 02:48:2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1842年9月,钦差大臣著英向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提出:“此后英国商民,如有与内地民人交涉案件,应即明定章程,英商归英国自理,内人由内地惩办,俾免衅端。”从中可以看出
A.军事实力决定外交地位
B.列强贪得无厌
C.清政府主动适应世界潮流的需要
D.清政府在近代外交上的无知和愚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某些西方资产阶级史学家称鸦片战争是“通商战争”,认为这场战争是英国为维护正常的商品贸易而进行的。这种观点
①掩盖了战争的侵略性?
②指出了战争的实质?
③为英国殖民进行辩护?
④混淆了现象与本质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西方的资产阶级历史学家是站在本国资产阶级的立场上,在为其侵略辩护。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王朝的在位皇帝是
A.道光
B.咸丰
C.光绪
D.嘉庆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教材内容,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城,咸丰皇帝仓皇逃往热河。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各国货币基本上没有遵守一个普遍的汇率规则,处于混乱的各行其是的状态。为改变这一局面,二战后期西方大国做出的努力是
A.加剧世界市场争夺
B.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C.减少世界贸易份额
D.制定公平竞争的原则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从总理衙门的设立到其改为外务部,这一变化反映了
A.清政府中央权力的削弱过程
B.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过程
C.洋务运动的兴衰过程
D.维新变法运动兴败的过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阅读教材里的重点内容,特别是与必考内容有内在联系的重要知识点,高考中也偶尔出现,如果平时复习时不引起注意,很容易造成高考不应有的失分。故特别提醒考生平时复习时予以注意。总理衙门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因列强的要求而设立的机构,而其改为外务部出现在《辛丑条约》中,即在八国联军侵华后签订的,所以这一变化的过程反映的是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过程。


本题难度:困难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