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考点特训(2020年冲刺版)(七)

时间:2020-08-06 02:45:1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12分)
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1) 战后美苏两国能够成为国际关系格局中的“一极”,其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2) 请根据相关史实说明两极格局在“相对稳定性”之下受到撼动或挑战的原因。?(4分)
《时政评说》:“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它依仗自己的实力与地位,要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超级大国、以西方价值观念为准绳、以北约军事力量为后盾的单极世界……因此,“多极”与“一极”之争将持续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多极格局的形成尚需待以时日,多极化作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在曲折中取得发展。
(3) “冷战”结束的标志是什么?“冷战”结束后暂时出现了什么局面??(3分)
(4) 为什么说多极局势“不可逆转”??(3分)


参考答案:(1) 综合国力的强大。(2分)
(2) 西欧走向联合,日本经济实力大增,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三足鼎立”局面;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第三世界崛起(不结盟运动成立)。(4分)
(3) 苏联解体。“一超多强”。(3分)
(4) 经济力量多极化决定政治力量的多极化(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3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柏林墙树起来后,肯尼迪总统说:“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堵不是防范外敌,而是防范自己人民的墙。”柏林墙归根结底应视为(?)
A.“柏林危机”的产物
B.“冷战”时代的产物
C.西德对峙的产物
D.东德封闭边界的产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二战后由于美苏的争夺,德国分裂,成立了东德和西德,因此柏林墙修建是“冷战”时代的产物。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下图为1947年法国共产党人针对马歇尔计划张贴的一张宣传画,其所表明的思想是 “有偏袒的援助会使欧洲分裂”。其所说的欧洲分裂应是?

A.由于援助数额的差别,会造成受援助国之间的矛盾
B.制造英法矛盾,以便美国操纵控制欧洲
C.扶植和控制西欧,使之与苏联及东欧民主国家对抗
D.通过援助一些国家的反政府力量,制造国家分裂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二战后美国对苏联采取冷战政策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马歇尔计划援助的重点是西欧地区,苏联和东欧国家拒绝接受援助,美国则通过经济援助达到了控制西欧的目的。
点评:关于马歇尔计划,除了以选择题的形式考察其原因、目的、内容和影响外,还把其作为冷战的主要表现之一以材料题的形式进行命题。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阻断了西欧从东欧的粮食进口线,加剧了二战后西欧粮食短缺的局面。在不断增长的高失业率、因食品短缺导致的接连不断的罢工以及一些国家的社会动荡下,欧洲经济的增长几乎是不可能的。为此美国
A.占领朝鲜
B.侵略越南
C.实施马歇尔计划
D.进行军备竞赛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l947年6月.针对欧洲国家普遍出现的经济困难,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了欧洲经济援助计划,即马歇尔计划。马歇尔计划对西欧国家的经济复苏起了很大作用,为美国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冷战结束后,世界上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和组合,下列表述准确的是
[? ]
A.日本为独霸世界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B.美国面临严重的恐怖主义威胁而迅速衰落
C.中国在新世界格局的形成过程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
D.俄罗斯凭借经济实力在国际事务中频繁施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