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06 02:30:07
1、判断题 1955年,植物学家胡先驌因为批评前苏联生物学家李森科而遭到批判。1956年,周恩来与中科院负责人谈话:“科学是科学,政治是政治,?……如果李森科不对,我们没有理由为李森科辩护,我们就向被批评的胡先驌承认错误。”该谈话
[? ]
A.体现了“双百”方针的精神
B.实现了思想路线上的拨乱反正
C.反映了学术问题政治化的要求
D.蕴含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是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根本保证。“百家争鸣”主要针对
[? ]
A.艺术领域
B.政治领域
C.经济领域
D.学术领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材料一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看这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艺术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二 我们提倡百家争鸣,在各个部门可以有许多派别,许多家,可是就世界观来说,在现代基本上只有两家,就是无产阶级一家,资产阶级一家。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三 “许多部门至今还是‘死人’统治着。”“许多共产党人热心提倡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艺术,却不热心提倡社会主义的艺术。”
——1964年6月27日毛泽东在文艺界整风报告上的批语结合毛泽东前后不同的讲话
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双百”方针提出的正确性和后来在执行中遭遇挫折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正确性:①“双百”方针的提出不仅是中共领导文艺的基本方针,也是领导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方针。②“双百”方针是党在20世纪50年代指导文艺工作和科研的实践中逐步提出来的,至今仍有深远的指导意义。③“双百”方针的提出,开阔了人们的眼界、活跃了人们的思想,使我国的科技、文艺领域显示出勃勃生机。
原因:由于反右斗争扩大化和“文化大革命”的接连出现,一些学术问题被当成政治问题来批判,一些优秀的文艺作品也被错误批判,严重妨碍了科学文化的正常发展。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下列对“双百”方针提出后文艺工作者创作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著名文学家老舍创作出话剧《茶馆》
B.史学家和文学家郭沫若创作出历史剧《蔡文姬》
C.作家杨沫创作出长篇小说《青春之歌》
D.作家王蒙创作了描写热火朝天的农村建设的长篇小说《三里湾》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文学事业中,“绝对必须保证有个人创造性和个人爱好的广阔天地,有思想和幻想、形式和内容的广阔天地”。?
——列宁《党的组织和党的文学》
材料二 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我看这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百花齐放”是群众中间提出来的……“百家争鸣”,这是两千年以前就有的事……讲学术,这种学术也可以讲,那种学术也可以讲,不要拿一种学术压倒一切。
——1956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材料三 雄伟和细腻,严肃和诙谐,抒情和哲理,只要能够使人们得到教育和启发,得到娱乐和美的享受,都应在我们的文艺园地占有自己的位置;英雄人物的业绩和普通人的劳动,斗争与悲欢离合,现代人的生活和古代人的生活,都应当在文艺中得到反映……在艺术形式上提倡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在艺术理论上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的自由讨论。
——1979年邓小平在全国文艺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1)三则材料论述的中心问题是什么,有何共同之处?
?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三讲话的历史背景。
?
参考答案:(1)中心问题是阐述“双百”方针是文学艺术等意识形态领域的方针政策。共同之处是强调学术思想和艺术创作的自由。
(2)毛泽东讲话的背景是社会主义制度刚刚确立,党和国家面临的迫切任务,是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迅速发展我国的经济、科学和文化事业。邓小平讲话的背景是“文革”中“双百方针”遭到破坏,党要恢复文艺学术等领域的正确方针,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加快社会主义建设而努力。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