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06 02:25:27
1、选择题 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 史实 | 结论 |
A | 战国时期的墓葬中出土了锄、铲等铁农具 | 战国时期中国开始出现铁器 |
B | 古希腊考古发现有一些笔迹相同的陶片上刻有同一个人的名字 | “陶片放逐法”是古希腊人维护民主的一种方式 |
C | 1904年京师大学堂专业设置有:经学科、政法科、工科等,各专业预科阶段均开设经学大义、中国文学等课程 | 中国近代最早的大学专业设置有中西结合的特点 |
D | 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政府建立一批规模大、技术先进的国营“样板”工厂 | 日本由落后的农业国发展为先进的工业国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A项的结论是错误的,因为早在春秋时期中国已经开始出现铁器。笔迹“相同”的陶片上刻有同一个人的名字足以证明“陶片放逐法”会造成民主权利的滥用而不再是“维护民主的一种方式”,1904年京师大学堂的确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大学,“开设经学大义、中国文学等课程”足以证明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而开设政法科、工科等则足以证明是对西方文化的学习,所以,中国近代最早的大学专业设置有中西结合的特点C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国营“样板”工厂只能证明日本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显著特点——国家扶植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不能证明日本由落后的农业国发展为先进的工业国,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C。
考点:史学研究?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的研究?史实与结论之间正确的逻辑关系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罗马人创立的特留份制度,它是指法律规定的遗嘱人不得以遗嘱取消的由特定法定继承人继承的遗产份额。遗嘱人在设立遗嘱时,如果没有给特留份权利人保留法定份额,则其相应部分的处分无效。这表明特留份制度( )
A.是后来世界各国公法和私法的渊源
B.体现了公民在私法范围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标志是
A.习惯法的废除
B.《十二铜表法》的颁布
C.公平法的制定
D.《民法大全》的编纂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十二铜表法》的颁布,一改过去习惯法的特点,标志着罗马法成文法的起点,故本题选择B。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政治文明·罗马法·《十二铜表法》。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公元前3世纪后期,秦统一六国后修订并完善了《秦律》;此时的罗马法律朝着万民法方向发展。这两种法律( )
A.都适应了统治范围扩大的需要
B.都以维护地主阶级利益为目的
C.都体现了自然平等的法学理念
D.都促进了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秦统一六国后,《秦律》”、“罗马法,向万民法方向发展”等,结合所学知识,不难直接判断出,本题实际上考查法律对维护统治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可知,A项表述符合题意和史实。其余BCD三项的表述均不符合题意。故,本题正确答案选A。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万民法的作用;法律的作用·《秦律》的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根据古希腊文明的发轫和兴盛的依托,希腊文明属于( )
A大河文明 B海洋文明 C盆地文明 D高山文明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