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技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试题特训(2020年最新版)(二)

时间:2020-08-06 02:04:0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71年,毛泽东在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后说:“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加拿大、意大利,都当了‘红卫兵’,造美国的反,在联合国投我们的票。拉丁美洲是美国的‘后院’,只有古巴和智利同我们建交,这次居然有7个国家投我们的票。美国的‘后院’起火,这可是一件大事。” 导致此种状况出现的因素有(  )
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②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 
③欧洲国家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④美国对华政策发生根本变化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新中国70年代外交成就的理解能力。20世纪70年代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与当时中国、美国及欧洲发展的因素有关。④表述错误, 故选B。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记载:外国商业扩大到中国内地,促进了中国商人阶级的发展,他们不久就接管了西方商品的销售。还记载:早在1869年英国一位官员说道:“由于在语言上占优势、拥有市场、开支较低,中国人几乎垄断了商业经营。”这主要说明近代中国?
[? ]
A、民族资产阶级垄断了商业活动
B、外资与华资竞争共生关系
C、西方在华商品输出都靠中国人经营
D、中国商人在本国市场上很难占有优势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鹅湖之会”是指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在江西信州鹅湖寺举行的一次著名的哲学辩论会,朱熹“理学”和陆九洲“心学”双方就各自的哲学观点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下述不可能是朱熹言论的是(?)
A.“宇宙之间一理而已”
B.“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事故”
C.“柳院竹斋茅店,云芜风树烟溪。听彻残阳晓月,不论巴蜀东西”
D.“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朱熹是南宋时期理学的集大成者。A项认为理是万物之本源;B是朱熹的认知论即“格物致知”;D项“自己以君子的言行约束自己,行君子之为,则其他人就没有机会诋毁你。”也是朱熹的名言。C项“听彻残阳晓月,不论巴蜀东西”是心学的代表人物陆九渊的观点。
点评:归纳比较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
1.相同点:
(1)内容相同: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仁”“礼”的思想,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理”。?
(2)思想实质都是以儒家的纲常伦理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自然欲求。?
(3)影响相同:都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都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都起了积极影响。?
2.不同点:
(1)对世界本原的具体认识不同: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是客观唯心主义理学;陆王心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的“心”,认为本心是“理”,是主观唯心主义理学。?
(2)把握“理”的途径不同:程朱理学主张用“格物致知”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理”;陆王心学提出,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努力加强道德修养,克服私欲,恢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孟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的一些言论对今天仍然有着很大影响。我们从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中获取的精神是
A.注重气节,健全人格
B.人性本善,舍生取义
C.先义后利,关注民生
D.仁爱友善,以德服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反映个人的气节,B关于人性,C关于民本,D关于仁爱,只有A符合对此言论的理解。
点评: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孟子的思想主张。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在一场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的讨论中,同学们各抒己见。其中与当前学术界主流观点明显不符的是
[? ]
A、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是一把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双刃剑”
B、经济全球化是全球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C、经济区域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最终归宿
D、世界贸易组织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