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06 01:43:18
1、判断题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为发展打基础、为民生办实事成为民众期盼。中国是从1953年开始制定以五年一
个时间段来做国家中短期规划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其成就取得的主要原因包括( )
①中国人民建设富强国家的巨大热情?②三大改造的进行为工业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③计划经济使资源得到集中利用?④“一五”计划强调了重工业的突出地位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某公司有一匾额如下图,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
①匾文的观点出自于道家
②匾文的字体使用的是篆书
③匾额落款的时间采用的是干支纪年法
④匾额彰显了该公司的发展理念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从匾额大字的字体上来看是篆书,从落款的时间“丁亥”可以得出是干支纪年法。公司匾额往往是这个企业文化的内核,体现了发展理念。至于“①匾文的观点出自于道家
”,明显与道家提倡的清静无为无关。“清廉、诚信、勤慎、宽和”很明显是儒家的观点。综上所述,正确答案应该是D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20分)中西文化的交流、碰撞,推动着中国的近代化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近代中西文化的交流与冲突中,中国文化指的是维护封建统治几千年的中国传统农耕文化和封建文化,……是一种道德伦理型的政治文化,它在维护中国封建社会超稳定的延续的同时,也抑制甚至窒息了中华民族的天性发展和文化创造力。
——任伟《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回顾》
(1)依据材料一,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归纳中国文化的内涵。(6分)
材料二 具体到近代早期的中西文化交流的问题……我个人以为:人类历史上所曾出现过的各个伟大文明中,其中只有西欧是最早(也是惟一自发地)步上了近代化的道路的。然而问题却在于,一旦有了某个文明早着先鞭,率先进入了近代化,则别的文明也必将步它的后尘步入近代化。近代化是惟一的历史道路,其间并无中外之别、华夷之辨。民族特色当然是会有的,但那只是近化化过程中的不同形式或风格,究其实质并无二致。
——何兆武《中西史化交流史论》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欧是最早步上了近代化的道路”。(8分)
(3)与西方近代化进程相比,概括指出近代前期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民族特色”。(6分)
参考答案:(1)政治上维护宗法家长制、封建专制统治;经济上一封建小农经济为基础;思想上一儒
家思想(仁义道德)为核心。
(2)14世纪以后,欧洲先后进行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批判了封建神学思想
和封建专制制度,宣传了近代民主思想;17世纪后,欧洲资产阶级通过各种形式的革命和改革,夺取政权,建立了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18世纪后,通过工业革命和大机器生产,逐渐实现了工业化;社会生活方式日益近代化。
(3)中国近代化是在西方列强侵略的逼迫下和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被迫进行的;中国近代化与民族解放运动相结合(或:肩负着民族解放和近代化的双重任务);经历了先器物、后制度、再思想的演进过程。
本题解析:(1)从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即中国文化所维护的政治统治、产生的经济基础、文化核心三方面回答;(2)近代化主要涉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西方最早走上近代化主要体现在思想文化上:人文主义的发展、民主思想的传播;经济上最早走上工业化,政治上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等。(3)中国的近代化,结合所学可知开启时具有被动性、内容上肩负着民族解放和近代化的双重任务、过程上经历了先器物、后制度、再思想的演进过程。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科技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与建国初相比,其特点是
A.大力发展尖端技术
B.推动社会主义建设
C.制定了科技发展战略
D.推行科技成果商品化的政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建国初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科技成果很少转化为商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科技才转化为直接生产力或商品。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列语句体现“以民为本”思想的是
①君者仪也,民者影也,仪正而影正
②民者,国之本也,财用所出,安危所系
③道之以政,齐之以刑
④天下之治乱,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