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大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考点巩固(2020年最新版)(三)

时间:2020-08-06 01:42:1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知识竞赛,有一道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题,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正确的选项,向你电话求助。你应帮他选择
A.“司南”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
B.“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
C.火药在唐代开始应用于军事
D.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元朝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火药在唐代末期开始应用于军事,北宋时代得以推广,所以C项说法正确符合史实;A“司南”最早出现于战国时代;B“蔡侯纸”是指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后所生产的纸张,目前已发现西汉时期的灞桥纸;D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宋代,元代是木活字;所以答案选C,ABD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
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四大发明·四大发明出现的时间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有人称:北宋到明清,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市民文化。下列属于“市民文化”形态的是(    )
①《清明上河图》   ②程朱理学    ③元曲    ④小说    ⑤汉赋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关键信息是“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市民文化”。 程朱理学是儒家的经典,汉赋是文学家以楚辞为基础,创造出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排除②⑤,因此选择D。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历代文学 ?市民文化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春晚歌曲《龙文》描绘了一种传统艺术:“一弹戏牡丹,一挥万重山;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画蝶成双,一撇鹊桥上;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这种艺术形式是(   )
A.绘画艺术
B.戏剧表演
C.篆刻艺术
D.书法艺术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紧扣题干关键信息“一弹”、“一挥”、“一横”、“一竖”、“一画”、“一撇”、“一勾”、“一点”,明确这是指书法艺术,因此本题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艺术——书法艺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结合材料对所学知识的综合理解能力,理清我国古代书法艺术的特点,关键注意对材料有效信息的提取。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在唐诗和唐三彩中骆驼和胡人逐渐成为流行的文化符号,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①民族融合的加强                 ②丝绸之路的畅通
③文化政策的开放                 ④古代商帮的推动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从材料可以反映出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强盛的国力和先进的文化,吸引着各族人民与之交往;在交往中与唐朝加强了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同时中原的技术与文化传播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促进了少数民族的社会发展和进步,也丰富了中原人民的经济文化生活。边疆各族发展迅速,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和经济文化交流大大加强,对边疆开发、祖国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第④项中“商帮”指按地域结成的商人团体,活跃于明清时期,与唐民族融合无联系。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科技成就·唐三彩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宋代山水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宋代作家蔡绦在《西清诗话》中指出:“丹青,吟咏妙处相资”。他们这种观念的形成主要是因为(    )
A.中国传统历来一直认为诗与画为姊妹艺术
B.诗与画都是中国独特的民族文化
C.诗与画都重在表现画家或作家的自我体验
D.中国诗与画都具有极强的写意功能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 “丹青,吟咏妙处相资”, 丹青就是绘画的意思,绘画也能读出诗意来,所以,他们这种观念的形成主要是因为中国诗与画的本身就都具有极强的写意功能。所以本题选D,A、B、C不符合史实。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绘画的写意性。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