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高频考点《现代科学技术》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七)

时间:2020-01-29 01:15:5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2003年中国的财富排行榜,丁磊是中国的首富,他是从事互联网的。2005年“南方周末中国内地人物创富榜陈天桥名列榜首,他也是从事互联网生意的。这说明(?)
①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在生产中的重要性日益提高?
② 我国国民经济信息化在不断推进
③“劳动价值论“取代了”知识价值论”?
④人才是抢占时代制高点的关键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材料反映了从事互联网生意的丁磊和陈天桥都跻身于中国富豪排行榜,说明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人才对财富的创造起着重要作用,①②④正确;③项说法错误,可以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研究成果改变了外科手术,使消毒成为医学界广泛采用的一种医疗手段的科学家是
[? ]
A.巴斯德?
B.林耐
C.哈维?
D.胡克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达尔文的进化化在某些方面,“特别是在教士中间,却存在着激烈的反对意见”,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
[? ]
A.进化论威胁到教士的生命安全
B.教士不理解进化论
C.进化论太激进
D.否定了上帝造人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胡适原名胡嗣糜,后来取“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中的“适”字,将名字改为胡适。表明胡适接受了(?)
A.进化论
B.人文主义
C.理性主义
D.马克思主义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进化论的理解。根据题干适者生存”中的“适”字,将名字改为胡适。表明胡适接受了进化论。所以选A。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出版后,宗教势力不甘心自己的失败,他们组织信徒出版刊物,不断集会大造声势,叫嚣“打倒进化论”“拯救心灵”“粉碎达尔文”,他们不准把《物种起源》放在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图书馆内。1864年,有30位皇家学会会员与40位医学博士,联名发表宣言反对达尔文。
——摘自《科学蒙难集》
材料二 1933年,爱因斯坦在为英国一刊物撰稿时写到“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如何使用它,它是给人赐福还是给人降祸,取决于人本身,而不是取决于工具。刀子对人生活是有用的,但是它能够用来杀人。……我们的惟一希望在于,拒绝任何有助于战争准备或战争意图的行为”。
材料三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早在一百多年以前,马克思就说过: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并且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现代科学技术正在经历着一场伟大的革命。近三十年来现代科学技术不只是在个别的科学理论上、个别的生产技术上获得了发展,也不只是有了一般意义上的进步和改革,而是几乎各门科学技术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新的飞跃,产生了并且正在继续产生一系列新兴科学技术。……特别是由于电子计算机、控制论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正在迅速提高生产自动化的程度。同样数量的劳动力,在同样的劳动时间里,可以生产出比过去多几十倍几百倍的产品。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
——《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邓小平)
材料四 “2004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晚会在央视播出,给袁隆平的颁奖词是:袁隆平,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2007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奖揭晓,钱学森被授予此殊荣,给钱学森的颁奖词是: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披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1)材料一集中反映了哪些冲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爱因斯坦和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的主要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爱因斯坦和邓小平在论述科学作用时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两人在论述科学作用时的共同价值取向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你的认识,分析袁隆平和钱学森能够感动中国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上述材料,从科学既能改造人的主观世界,也能改造人的客观世界两个方面,概述科学技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进步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冲突:反映了在生命起源问题上,科学和宗教之间的观点冲突,以及学术界内部的分歧。
(2)爱因斯坦:科学可以制造战争,也可以制止战争,关键取决于人类本身。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3)爱因斯坦侧重于科学与战争的关系(或科学对战争的影响);邓小平侧重于科学与生产之间的关系。科学应造福于人类的和平发展事业。
(4)感动的原因:钱学森:冲破美苏两大国对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垄断。袁隆平: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也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二人的精神:爱国;无私奉献;勇攀科学高峰;科学创新等。
(5)作用:主观世界:树立科学精神;促进思想解放。客观世界: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变革;密切世界联系;造福人类社会;维护世界和平。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