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罗斯福新政》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十)

时间:2020-01-29 01:13:3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我准备在宪法所赋予我的职责范围内,提出在一个危难的世界中,一个危难的民族所需要采取的各种措施。这些措施,或者像国会出于它的经验和智慧可能制定的其他措施一样,是我在宪法权限之内力求迅速实施的。
——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就职演说,1933年3月4日
问题:(10分)
(1)材料中的“危难”是指什么?(2分)
(2)演说一再强调“在宪法所赋予我的职责范围内”,这部宪法是哪年制定的?规定联邦政府实行怎样的政治体制?列举该宪法赋予美国总统的权力两项。(2分)
(3)他采取的“这些措施”具体有哪些?(4分)
(4)这项改革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影响最深远的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1)1929~1933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经济危机还带来政治危机。(2分)
(2)1787年;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经参议院同意后任命行政高级官员、执行各项立法、拥有军事统帅权和外交权等。(2分)
(3)整顿金融、调整农业、复兴工业、工赈救济。(4分)
(4)动用国家权力干预经济,使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由此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2分)


本题解析:(1)注意时间1933年,从这里很容易能看到“危难”是指什么。
(2)联系前面学的知识,可知道是指1787年宪法,然后回答有关这部宪法的问题就可以了。
(3)其实就是答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4)回答罗斯福新政中对世界经济影响最深远的就是了。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材料一 20世纪30年代,美国《名利场》杂志的漫画(下图)

材料二 经济不景气的问题绝不能用立法的行动或行政的声明来解决。经济的创伤只能由经济实体的细胞——生产者和消费者——来自我治疗。这两方面的合作可以加速复原的过程并且减少不利的副作用……每一个人都应该设法帮助比他不幸的邻居;每一个企业都应该帮助它的雇员;每一个社区和每一个州都应该负起责任来组织就业和救济活动。——胡佛的第二个年度国情咨文,选自《美国总统咨文汇编》(英文版)
材料三 罗斯福认为,拯救国家的希望在于迅速克服经济崩溃的威胁。1933年3月6日,他命令所有银行关闭4天,并禁止支付和出口黄金。3月9日,国家召开特别会议,并在4小时之内通过紧急银行法。财政部根据紧急银行法采取了迅速行动,立即恢复了企业界信心。到4月的第一个星期,货币便有10亿美元以上回流到银行,储藏者已将贵金属送返联邦储备银行,财政部官员则只需发行少量新联邦储备货币。
——[美]阿瑟·林克等《1900年以来的美国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造成“山姆大叔”如此窘境的原因是什么?并指出这一因素的实质。(2分)
(2)有人认为,材料二中的经济思想在现实中遭遇困境,出现了“异化”。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3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请从金融措施的角度分析罗斯福新政为什么会取得成效?(3分)
(4)综上所述,罗斯福新政给我们怎样的启示?(2分)


参考答案:
(1)原因: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实质:生产相对过剩。
(2)经济思想:自由主义;遭遇困境:胡佛政府采取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非但没有克服危机,反而使经济形势恶化,社会动荡;异化:随后,罗斯福新政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
(3)整顿银行,恢复信用;扩大政府支出,刺激社会需求;实行美元贬值,提高物价。
(4)加强金融监管;重视宏观调控。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内容和作用。第(1)问,要注意仔细观察漫画,体会经济危机的背景;第(2)问,要注意分析罗斯福新政的实质;第(3)问,结合物价、生产和销售几个环节的关系来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有人称苏俄新经济政策是“布尔什维克转向资本主义”,有人说罗斯福新政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这两种看法的共同缺陷是
①没有从政策实施的根本目的的角度看问题②没有看到政策调整并未涉及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
③只看现象,不看本质④没有从发展的、辩证的角度看问题
[? ]
A.①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一方面指责资本主义是不道义的,另一方面又大力倡导自由资本主义。其意图是(?)
A.抹杀资本主义的剥削性
B.反对封建专制与特权
C.推动工人运动以争取公正
D.调和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阅读材料,运用已学知识解题的能力。材料中亚当斯密虽然指责资本主义,但是仍然大力倡导发展自有资本主义,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可知在欧洲工业大革命时期,亚当·斯密提倡的经济自由主义为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因此B符合题意;而A的表述与题意无关;在亚当斯密时代,英国的工业化尚处起步阶段,工人的权益和工人运动的发展还无从谈起,排除C;D表述不合史实。故正确答案为B。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近年来,欧美国家的债务危机不断发展,引起人们对社会福利制度的重新思考。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1933年,美国政府颁布《紧急救济拨款法》,实行“劳动福利政策”,国家提供50亿美元的失业救济,组织失业者进行公路、堤坝、桥梁、公共建筑等公用事业的建设。1935年又颁布《社会保障法》,该法规定:“本法案旨在增进公共福利,通过建立一个联邦的老年救济金制度,使一些州得以为老人、盲人、受抚养的和残废儿童提供更为可靠的生活保障,为妇幼保健、公共卫生、和失业补助法的实行作出妥善的安排。”罗斯福政府对富人征收重税,提高了遗产税,征收赠予税,对数额巨大的个人净收入征收累进税,使国民收入得到了更为合理的分配。
(1)依据材料,归纳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6分)结合有关背景知识,分析这些措施的时代意义。(4分)
材料二?二战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建立了所谓“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国家”制度。在一些国家,如德国,失业工人享受的福利待遇甚至超过正常工作的低收入者,使得过多的公民宁愿领取社会福利金而不去工作。在希腊,公务员的未婚或离婚女儿,仍然可以在父母死后继续领取他们的退休金。很多国家的社会福利支出是其财政总支出中的最大项目,一般在30%以上,德国甚至达到71.49%。2010年社会福利在希腊政府总支出中的占比达41.6%。截至今年2月份,希腊的债务高达2940亿欧元,人均负债2.67万欧元左右,债务危机空前加剧。20世纪70年代起,改革福利制度的呼声逐渐高涨,联邦德国总理科尔说:“我们太贵了,这些既得利益现在都需要打破。”
(2)根据材料二,西方国家福利制度的实施存在什么问题?(4分)


参考答案:(1)特点:以立法的形式建立,由政府主导,实行以工代赈;关注弱势群体;致力缩小贫富差距等。(任3点,6分)
意义: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有利于解决失业问题,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4分)
(2)福利制度本身存在弊端,过度的福利也降低了劳动者的积极性;过高的福利开支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是导致债务危机的主要原因。(4分)


本题解析:(1)根据材料得知,罗斯福新政有如下特点:美国政府颁布《紧急救济拨款法》和《社会保障法》,实行“劳动福利政策”;国家提供失业救济,组织失业者进行公用事业的建设;对富人征收重税,对数额巨大的个人净收入征收累进税,更合理的分配国民收入。
这样做有利于解决失业问题,缓和阶级矛盾,缩小贫富差距。
(2)根据材料得知:很多国家的福利待遇出现了问题,“失业福利待遇甚至超过正常工作的低收入者,使得过多的公民宁愿领取社会福利金而不去工作。公务员的未婚或离婚女儿,仍然可以在父母死后继续领取他们的退休金。”政府财政收入的大部分应用于了福利保障,造成政府负债,改革社会福利保障制度成了目前迫切需要发的事情。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