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29 01:12:29
1、判断题 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指“天人感应”理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认为“理”不仅是自然界的普遍法则,也是人类社会的最高法则。三纲五常等封建伦理道德和封建制度、封建秩序都是天理的体现,是不可改变的。认为天理是世界的本原,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的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天人感应”理论是由汉代董仲舒提出。
点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主流思想,其核心是儒学的产生、发展、成熟和批判继承的历史过程。春秋战国时期,在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百家争鸣”的沃土上萌生了儒家思想。春秋后期,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战国时期,孟子和荀子丰富发展儒家思想,使其成为蔚然大宗;汉代,经过董仲舒的改造儒家思想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正统思想,儒家思想神学化、正统化;宋明时期,儒学吸收佛道思想,完成了哲学化和思辨化的过程,从理学到心学,体现出了从客观唯心主义走向主观唯心主义,儒学逐渐完善;明清之际,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进步思想家对儒学加以批判继承,凸显反封建的民主色彩。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世界文明史占有重要地位,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从图1到 图2的变化中,你能获得的正确信息有
①反映了农村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②开始了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③实现了农业现代化?④生产关系严重超越生产力的表现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图中信息显示的是农业合作化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结合史实不难判断出中国在此运动下没有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合作化运动实现了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而人民公社运动则极大地提高了公有制程度,但并没有改变公有制属性,所以①③两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②④两项表述正确符合题意,答案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比较能力,对于历史的比较分析能力的考查一直是高考关注的重点,就比较问题本身而言,关键是比较项的选取问题,这可分为两种类型,其一是题目中已经确立了比较项,其二是自己寻找比较项,前者难度较低,后者难度较大,多出现在材料题中。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歌曲《说唱脸谱》中唱道:“蓝脸的窦尔顿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歌中所述的戏曲形式是
A.越剧
B.黄梅戏
C.京剧
D.昆曲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84年六届人大二次会议后,“一国两制”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其中的“一个中国”原则是中国政府解决港澳台问题及发展对外关系的一个重要原则,下列表述不准确的是(?)
A.1972年美国政府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B.1972年日本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一部分
C.1978年美国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一部分
D.1992年海峡两岸就“一国两制”达成共识,史称“九二共识”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1992年,海协会与海基会就“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史称“九二共识”,D项表述不准确,符合题意,即为答案。A项表述符合1972年《中美(上海)联合公报》的内容,B项表述符合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的内容,C项表述符合1978年底《中美建交联合公报》的内容,表述正确,但不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清朝同治至光绪年间,上海县妇女“向称朴素,纺织而外,亦助农作。自通商而后,土布滞销,乡妇不能得利,往往有因此改业者。”引文所述现象说明(?)
A.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B.洋务运动兴起
C.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D.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家庭手工业棉纺织业的破产及其与农业分离。男耕女织,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棉纺织业的结合是自然经济的主要形式,也是封建制度的基础,反映出引文的所述现象。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