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大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线测试(2019年最新版)(四)

时间:2020-01-29 01:11:0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文明的演进
从历史来讲,现代化的涵义是指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社会生活上的城市化,思想领域的自由化,文化上的人性化等。在此引领下,也促进了人类文明的演进,某校的学生社团组织同学对此进行了讨论后作了如下专题的阐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主题一?中国古代的青铜文明
某博物馆收藏有西周中期的青铜器“卫盉”,器内铭文记载:“裘卫用玉璋与贵族矩伯换取了80朋(货币单位)的土地。这个换取手续征得了五个贵族的同意,并在相关部门的监督下完成。通过这样的途径,裘卫聚敛了大量财富。裘卫家族的第三代,随葬物品享用‘五鼎八簋’。按西周礼制: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
主题二?西方社会的法治文明《拿破仑法典》现藏于某博物馆,以下为其中的摘录:
《拿破仑法典》现藏于某博物馆,以下为其中的摘录:

主题三?现代经济的两种模式
某同学建立个人历史博物馆,收集有如下两张图片:


20世纪30年代美国建设的田纳西水利工程

1953—1957年生产的解放牌汽车

主题四?中国现代的政治文明
某博物馆陈列有新中国国徽设计的两种方案。方案①是以玉壁为主体,图案中有国家名称、红色五星、金色齿轮、金色嘉禾等要素。方案②是改进后的图样,保留了红色五星、金色齿轮、金色嘉禾等要素,加入了天安门图案。

方案①

方案二

(1)依据主题一的材料,完成下列表格。

(2)概括主题二中条款的原则,并指出该文件的思想来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主题三两幅图片反映的经济模式有何不同目的?其共同手段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20世纪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谈谈你对主题四方案②加入天安门图案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①可以说明西周中期土地可以合法交换,②随葬物品享用‘五鼎八簋’。③可用于研究西周中期的文字,?④可用于研究西周时期的手工技术。
(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罗马法和启蒙思想。
(3)中国是服务于重工业的发展(或服务于社会主义工业化),美国增加就业刺激消费(或缓解经济危机)。都是国家调控干预经济。
(4)1919年五四运动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1949年开国大典,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加入天安门图案体现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不屈的民族精神。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孙中山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所表现的思想主张与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相似:
A.欧文
B.圣西门
C.伏尔泰
D.孟德斯鸠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沈阳市光明社区居民李涛在2007年本社区的居委会换届选举中,以精彩的演说务实的工作,赢得了社区居民的认可,当选光明社区的居委会主任。该选举程序的法律依据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B.《民事诉讼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D.《行政复议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20世纪中叶毛泽东宣告“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下列各项中与这一结论相符的是
[?]
A、抗战胜利洗雪中国百年国耻?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
C、抗美援朝取得胜利?
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949年10月,面对新中国的诞生,诗人胡风以一句“时间开始了”表达了自己的心声,而这一句话也以其高超的艺术手法被誉为“开国的绝唱”。“时间开始了”是指

[? ]


A.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到来
B.进入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
C.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D.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3 4 5 下页 尾页 4/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