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29 00:51:55
1、判断题 1950年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缔约国双方均不缔结反对对方的任何同盟,并不参加反对对方的任何集团及任何行动或措施。……缔约国双方保证以友好合作的精神,并遵照平等、互利、互相尊重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及不干涉对方内政的原则。”对该条约理解错误的是
①中苏双方同意一致制止日本的侵略行动
②中国实行不结盟政策
③表明中苏双方互助与合作的愿望
④中苏双方都表示拥护周恩来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2、判断题
对于台湾问题,我们的认识是 ①二战结束后,台湾不仅在法律上而且在事实上已经归还中国?②台湾问题的出现,是国民党发动反人民内战的结果?③台湾问题的本质是中国的内政?④国际反华势力以及“台独”势力是目前妨碍台湾与祖国大陆统一的两个重要因素()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判断题 ,我国农业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建国初期我国农业发展情况
年份 | 粮食总产量 (万吨) | 棉花总产量 (万吨) | 比上一年增长(%) | 上缴农业税 (亿元) | |
粮食 | 棉花 | ||||
1950 | 13213 | 69.2 | 16.7 | 55.9 | 19.1 |
1951 | 14369 | 103.1 | 8.7 | 49 | 21.69 |
1952 | 16390 | 130.4 | 14.1 | 26.5 | 27.03 |
4、判断题
(2009年3月苏、锡、常、镇四市高三调查(一)23题)(13分)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推动世界文明演进的主要力
量。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图一瓦特?图二蒸汽机?图三法拉第?图四电磁感应实验
材料二?二战后兴起的新技术革命使人类的劳动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社会从以体力劳动的解放为标志的工业革命时代,过渡到以脑力劳动的解放为标志的信息革命时代。……人类从直接参与生产过程转变为控制生产过程。劳动者的素质逐步从体力型、文化型发展为科技智能型。
材料三? 1961年4月12日,苏联发射了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宇航员加加林在太空遨游108分钟,绕地球一周后安全返回地面。1 969年7月16日,“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升空。7月21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在月球上留下人类的第一串脚印,7月25日平安返回地球。
材料四?“神七”太空行走一小步,中国科技发展一大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大步。
图五2008年9月27日,中国宇航员翟志刚完成太空舱外活动
请同答:
(1)有人认为:从生产力角度看,材料一的两位科学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时代的发展。
这种观点对不对?说明理由。(3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二战以来高科技是如何改变人类的劳动方式?(3分)
(3)根据材料三,说明20世纪60年代以来科技发展呈现的新特点。(2分)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中国科技发展一大步”的历史条件及其重大意义。(5分)
5、判断题 下图所示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中国1930—1936年的货币供给(年终总量)?单位:100万元
年份 | 银币 | 铜币 | 纸币 | 银行存款 | 总货币 |
1930 | 2200 | 287.7 | 956.3 | 3392.1 | 6836.1 |
1931 | 2271 | 281.4 | 896.9 | 3591.5 | 7040.8 |
1932: | 2289 | 275.1 | 924.4 | 3880.8 | 7369.3 |
1933 | 2275 | 268.8 | 978.8 | 4290.6 | 7813.2 |
1934 | 1995 | 262.5 | 1108.9 | 4620.9 | 7987.3 |
1935 | 1703 | 256.2 | 1413.5 | 5460.1 | 8832.8 |
1936 | 1391 | 250 | 2438.6 | 6394.2 | 10473.8 |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