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一)

时间:2020-01-29 00:46:2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图是位于上海金融中心28楼展示中心内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宣传专区:如果100年前,在上海举办世博会.中国人了解世博会不可能采用的方式是

[? ]
A.充分利用各轮船公司的客轮
B.增加各地飞往上海的民航班次
C.通过政府增发的报刊杂志
D.通过上海装置的无线电台



2、判断题  小说《京华烟云》的主人公姚木兰在民国六年从北京出发到上海、杭州游历,当时她不可能选择的交通工具是?

[? ]


A.火车
B.轮船
C.飞机
D.汽车



3、判断题  下列从图中提炼到的历史信息中,合理的有
①它是中国最早的“金融股”②它反映了中国近代交通业的发展
③它反映了当时工商业的发展④它说明清政府已废除重农抑商政策


[? ]


A、②③
B、①②
C、①②④
D、③④



4、判断题  “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化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这首诗赞叹的是

[? ]


A.汽车的发明
B.化学工业的进步
C.电报电话
D.火车的发明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76年6月,英国商人未经允许建造了一条?从上海至吴淞的客运铁路,开通之日“但闻辙轨摩荡声甚属,而人已如电掣飙驰,随之以去矣。乘者、观者一齐笑容可掬,啧啧称叹……”不?料未过多久,火车在江湾一带轧死行人,导致民情汹汹。清政府遂以28.?5万白银赎回淞沪铁路,拆毁并掷入大海……在达十余年的铁路之争中,反对修铁路的理由包括:(一)扰民;(二)夺民生计;(三)为外敌“缩地”,便其运兵;(四)因雇洋匠而导致白银外流。甚至有人说:修铁路“是臣下之利非君上之利;是外洋之利非中国之利;是一二人之私利而非千万人之公利”。
材料二 义和团曾经张贴“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大轮船”的揭贴。
材料三 19?世纪末,列强竞相在中国投资修建铁路,如胶济铁路、广九铁路等。同时,列强激烈争夺庐汉、粤汉、津镇等铁路的修筑权。
材料四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旧铁路进行改造,重新修建了许多新铁路,形成了全新的铁路网运格局。如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新建的宝成、鹰厦、兰新铁路、成昆铁路、湘黔铁路;改革开放以来修筑的大秦铁路、青藏铁路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三,归纳影响近代中国铁路业缓慢发展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上述材料,比较新旧中国铁路发展史上的变化,并谈谈从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1/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