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29 00:44:48
1、选择题 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认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水火不容,1982年的中共十二大提出“计划为主,市场为辅”,1987年的中共十三大提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92年的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说明中国共产党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
①摸着石头过河 ?②不是一帆风顺 ?③找到了正确的道路
A.①②正确,③不正确
B.①③正确,②不正确
C.①②③都正确
D.①②③都不正确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我们可以看出,我们对市场经济的认识不断地深入。在这一过程中,摸着石头过河,不断地探索实践,终于找到了正确的道路,这告诉我们,改革是前无古人的事业,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因此①②③都在抢。故选C。
考点:经济体制改革
点评: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城市改革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摸着石头过河,在80年代中期确立了有计划的市场经济目标,这明显是向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阶段。1992年十四大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改革进入了快车道。与此相关的知识有改革的背景、成就等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面是湖北天门县一农民家1974年.1980年贴的两幅春联:1974年:过年只有两斤米,压岁并无一分钱。横批:我也过年。1980年: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横批:欢度春节。出现这种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农民重新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B.人民公社制的推行
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由于它与我国生产力发展的水平相适应,因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生产得到发展。故选D。A项错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并未改变土地的所有权;B项错误,人民公社化运动被废止;C项是1960年的方针。
考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点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主要内容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家庭联产承包制是在保障土地公有的前提下,把土地分配给农民使用,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的积极性。土地的所有权并未发生变化。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戈尔巴乔夫进行经济改革的指导思想是()
A.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调整所有制结构
D.放弃社会主义原则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1984年3月,来自福建全省各地国有骨干企业的55位厂长、经理联合发表了一封呼吁信——《请给我们“松绑”》,要求扩大企业自主权,试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这说明当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增强企业活力
B.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
C.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解题时注意“1984年”这一时间限制。根据材料信息及已学知识可以判断出“要求扩大企业自主权,试行厂长(经理)负责制”目的是增强企业活力。而B、C、D三项结论与题干时间不符。故正确答案为A。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企业改革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1978年开始的农村改革走过了30年的光辉历程,30年前农民年纯收入133.6元,如今增加到4 140元;30年前,我国的贫困人口大约有2.5亿,如今在耕地减少、人口增加的情况下,贫困人口已减至2 500万……导致中国农村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是( )
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变革农村土地所有制 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④改革农产品的统购派购制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材料反映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巨大变化,①③④都属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②的说法错误,因为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是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制基础上的改革,没有改变农村的土地所有制。因此排除②,选C。
考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点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土地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土地的经营方式,由集体经营变为个体经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