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历史上的重大改革》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九)

时间:2020-01-29 00:42:4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商鞅变法是社会制度根本变革的主要依据是
A.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
B.废除奴隶主特权,奖励军功
C.废除分封制,建立县制
D.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列推论属于哪种情况
大前提:农奴制改革是在封建地主的支持下进行的
小前提:农奴制改革是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
结论:农奴制改革是封建性质的改革
[? ]
A.大前提正确,小前提错误,结论错误
B.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C.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D.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正确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北魏孝文帝“移风易俗”改革措施中,不包括
A.“雅重门族”
B.“剃发蓄辫”
C.“班赐冠服”
D.“断诸北语,一从正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剃发蓄辫”,17世纪中叶满洲人入主中原以后所形成的习俗,而在此之前,中国人是不剃发蓄辫;1644年,清兵入关,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强令汉人剃发蓄辫:“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故B项不正确。A、C、D项是北魏孝文帝“移风易俗”的改革措施,故答案选择B项。
点评: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除了“移风易俗”措施外,还要注意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措施。特别是孝文帝迁都洛阳,除了以材料题的形式结合地图考查其背景外,还要注意其迁都的目的。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北魏孝文帝改革中,有利于恢复北方经济的主要措施是?(?)
A.均田制
B.迁都洛阳
C.俸禄制
D.三长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以“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同学们搜集了很多相关材料。请你共同探究:
史料研习

(秦)孝公既用卫(商)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卫鞅日:①“疑行无名,疑事无功。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见非于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教于民。愚者于成事,知者见于未萌。③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知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④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史记·商君列传》
(1)材料中最能反映商鞅变法理论基础的是_________________。(填入序号)
分析比较
(2)填写下列表格
?
措 施
实施此项措施的原因
实施此项措施的影响
北魏孝文帝改革?
授田农民,一夫一妇每年纳粟2石、绸帛或布1匹。丁男还要负担一定的徭役。
?
改变财税征收上的混乱现象,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王安石变法

每年九月由县官丈量土地,检验土地肥瘠,分为五等,规定税额。



(3)提炼观点
对于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同学们分别从政治、经济等角度进行了分析,请你选择其中一个角度加以分析,说出你的观点和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④。
(2)措施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