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七)

时间:2020-01-29 00:40:5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建国以后人民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主改革,“民主改革”的含义是?
A.废除厂矿企业旧制度,树立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
B.废除旧的不合理生产管理和技术管理制度
C.实现民族区域自治、促进各族共同发展
D.通过和平方式废除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经济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建国以后人民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主改革情况的识记、分析、判断能力。建国以后人民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主改革指的是社会主义改造以后,党和政府根据少数民族的意愿,通过和平方式废除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经济。A、B是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党在工矿企业进行的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采取的措施。C是党在民族地区设立自治区,以满足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指用草做成的狗形,供祭祀用)……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与此引文最为接近的观点是
A.“仁者爱人”
B.“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C.“与人为善,暖于布帛”
D.“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可见体现了道家的无为思想。A出自孔子,CD出自荀子,都是体现儒家的思想,只有B与道家老子的思想符合。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孔子、孟子、程颐、朱熹、王阳明等人思想的共同点是
A.“仁”
B.“气”
C.“理”
D.“心”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孔子和孟子是先秦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和开拓者,程颐和朱熹是宋代儒学的继承者和理学的开创者,王守仁是明代儒学大师,同时也是心学的集大成者,这些儒学大师的共同主张在于“仁”,即“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所以答案选A,B C D三项不是上述儒家大师的共同主张,“心外无物”属于王守仁的主张,“理”是程朱理学的主要观点。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费孝通先生在参加北平市首次各国人民代表大会后,感慨万端:“我踏进会场就看见这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材料中的“第一次”从侧面反映出新社会的政治生活和社会变革具有?
①平等性?②广泛性?③继承性?④深刻性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首次各界人民代表大会”,穿各种样式的服装,“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生平第一次”可以判断这是新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前北平市选举新政协代表及讨论递交新政协提案的会议,说明了这次会议具有广泛性、平等性、深刻性等特点,故①②④符合题意;从“第一次”可以排除继承性的特点,答案为C。
点评:新中国建立后,积极地进行民主政治建设,1954年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人大制度建立。在这次会议上,通过了我国的第一步社会主义宪法;此外,还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成为了新中国民主政治的基本框架。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4分)“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主要是对全国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概述“一五”计划强调“工业增速”、 “超英赶美”的背景。(3分)
(2)结合史实分析“大跃进”与“大倒退”之间的必然联系。(4分)
(3)2006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首次将延续了五十多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表述改为“规划”。简述造成这一变化的体制性原因及其过程。(5分)
(4)“十二五”规划与“一五”计划、“二五”计划相比,体现了中国政府的经济发展理念有何变化?(2分)


参考答案:(1)国民经济形势基本好转;工业基础差,底子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借鉴苏联工业化的经验;美苏冷战。(3分。答出符合题意的三点即可。)
(2)“大跃进”造成 “左”倾错误迅速发展;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态环境遭破坏;农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4分。答出符合题意的四点即可。)
(3)原因: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分)
过程:1956年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央开始对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改革,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到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每点1分,共4分。)
(4)从单纯重视经济增长到既重视经济增长又重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重视发展方式、强调科学发展。(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