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高频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点预测(2019年押题版)(九)

时间:2020-01-29 00:39:4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34分)体育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伴随人类社会的演进而逐步发展。
材料一?射礼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体育项目之一。西周射礼是一项有严格礼仪要求的射箭活动,它改变了商代射礼的祭祀色彩,而赋予了深刻的人文内涵。《礼记·射义》记载西周时“诸侯之射也,必先行燕礼;卿、大夫、士之射也,必先行乡饮酒之礼。故燕礼者,所以明君臣之义也;乡饮酒之礼者,所以明长幼之序也”。春秋时期,孔子对射礼推崇备至,《礼记·射义》记载孔子曾对围观射礼的民众提出要求:不忠不孝者不得入内,尊老爱幼和好学上进者可以就坐。
(1)西周射礼的人文内涵指什么?结合历史背景说明孔子重视射礼的原因。(8分)
材料二?足球运动发展历程

19世纪初
足球在英国贵族私立学校兴起
19世纪40年代
足球由贵族私立学校的游戏,变成劳工阶层的闲暇娱乐,在曼彻斯特等工业城市开始流行
1863年
英国足协正式成立,制定统一的竞赛规则,标志着现代足球运动的诞生
1876年
英国谢菲尔德俱乐部开始招募职业运动员,世界上第一个职业足球俱乐部诞生
1888年
英格兰足球联赛开始,12支职业足球队往来于各城市,进行循环赛
19世纪90年代
受英国移民、水手的影响,足球运动在欧洲大陆和南美开始流行
1904年
国际足球联合会创建
1954年
瑞士世界杯期间,比赛首次运用电视转播
2010年
南非世界杯期间,通过电视和网络观看者已达到数百亿人次,成为收视率最高的一次体育盛会
(2)阅读上表,对足球运动的发展历程划分阶段并说明理由。(4分)分析足球运动不断发展的历史条件。(8分)
材料三?民国初年曾围绕武术出现了一场争论。1914年北洋军阀将领马良提倡“国粹体育”,编订《中华新武术》教材,并设立武术等级佩剑制,以宣扬武德,该教材后被国会定为学界必学的“中国式体操”。鲁迅在《新青年》撰文,认为武术中有“扶乩(一种占卜方法)打拳那些鬼画符的东西”,最终还会堕入“枪炮打不进”的愚昧境地。他说“有几个自己高兴的人,自在那里投师练习,我是毫无可否的意见;因为这是小事。现在所以反对的,便在教育家都当作时髦东西,大有中国人非此不可之概”。北京体育研究社提出“旧有武术……不过为个人身体之活动, 教授方法既乏研究,施诸团体教练, 或加入学校课程, 倍觉困难”,主张打破师徒相传、门户森严的局限,用现代体育理论改进武术的教学方法。与此同时孙中山支持普及武术,他针对将武术作为废物抛弃而盲目崇外的看法提出:“我同胞居此竞争剧烈之时代,不知求自卫之道,则不适生存”。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解读这场对武术的争论。(14分)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参考答案:
(1)以体现等级尊卑的礼乐制度规范社会关系。(2分)
春秋战国时期,礼乐崩坏,社会动荡。孔子以射礼来倡导周礼,用德来教化百姓,以稳定社会秩序。(6分)
(2)阶段和理由(阶段划分清晰并言之有理即可得4分)
示例:1863年以前,足球是英国贵族的游戏和工人的娱乐
1863年—1888年,英国足球成为现代体育运动,并开始走向职业化
19世纪90年代至今,足球由一国的体育运动发展为全球的体育运动
历史条件:(8分)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职业体育创造了经济条件;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城市集中了众多的人口,体育成为满足其娱乐和交流的一种形式,为足球的盛行提供了广泛的群体;
近代交通工具的出现,为各地普遍参与足球竞技创造了条件;
伴随着世界市场的形成,世界各地的交流日益密切,足球也传遍世界各地;
随着传媒技术的不断更新,使足球观众群体不断扩大。
(3)示例:(14分)
争论各方的出发点各不相同。马良为维护传统体育文化,推广武术;新文化运动倡导者揭露传统武术存在的弊端,反对将武术强制推广到学校,认为其违背了民主与科学的潮流;北京体育研究社主张用近代科学成果改造武术,克服传统武术的陋习;孙中山从保国抗敌的角度,肯定了武术的价值。
上述材料表明:20世纪初的中国存在着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碰撞、交融。对武术的争论超出了体育的范畴,受到当时思想解放运动和政治斗争的影响。


本题解析:(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中的“故燕礼者,所以明君臣之义也;乡饮酒之礼者,所以明长幼之序也”。可以体现出西周射礼的人文含义是:以等级尊卑的礼乐制度规范社会关系;第二小问结合所学春秋时期的大背景及材料中“不忠不孝者不得入内,尊老爱幼和好学上进者可以就坐”可以分析出孔子强调射礼的背景原因是:春秋战国时期,礼乐崩坏,社会动荡。孔子以射礼来倡导周礼,用德来教化百姓,以稳定社会秩序。
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中反映出的足球发展过程中的参与的人群、地区、成立的相关组织的变化等为要素进行分期答题;如1863年以前,足球是英国贵族的游戏和工人的娱乐;1863年—1888年,英国足球成为现代体育运动,并开始走向职业化;19世纪90年代至今,足球由一国的体育运动发展为全球的体育运动。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工业革命的影响及材料中的“劳工阶层的闲暇娱乐,在曼彻斯特等工业城市开始流行”、“足球队往来于各城市”、“受英国移民、水手的影响”、“首次运用电视转播”、“通过电视和网络观看者”等关键词可以得出其历史条件有: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职业体育创造了经济条件;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城市集中了众多的人口,为足球的盛行提供了广泛的群体;近代交通工具的出现,为各地普遍参与足球竞技创造了条件;伴随着世界市场的形成,世界各地的交流日益密切,足球也传遍世界各地;随着传媒技术的不断更新,使足球观众群体不断扩大。
首先明确材料中所呈现的对武术争论的不同出发点及对武术的态度有:马良为维护传统体育文化,推广武术;新文化运动倡导者揭露传统武术存在的弊端,反对将武术强制推广到学校,认为其违背了民主与科学的潮流;北京体育研究社主张用近代科学成果改造武术,克服传统武术的陋习;孙中山从保国抗敌的角度,肯定了武术的价值。由此可以看出20世纪初对武术的争论涉及到对传统文化、西方民主科学、民族独立等的看法;故这体现了当时的中国存在着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碰撞、交融。对武术的争论超出了体育的范畴,受到当时思想解放运动和政治斗争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孟子认为:“人不足以适也,政不足与间也,惟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此语不能体现(?)


A.以民为本的思想
B.“正君心”的重要性
C.君主比民众更重要
D.品德高尚的人才能“正君心”


参考答案:A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主要是体现的正君心的思想,这体现的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反映了民本的思想,因此AB项正确;C项错误,材料并未说明君主比民众重要,相反,孟子提出的是民贵君轻的主张;D项错误,儒家思想的中心工作就在于正君心,而非只有品德高尚的人才有这个责任。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主要成就是
①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②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③中日关系开始正常化?④中苏关系开始正常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中苏关系正常化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外交的成就,因而排除④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电影《知音》描述的是反袁复辟斗争中名将蔡锷的故事,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与其相关
A.推动二次革命
B.发表《讨袁宣言》
C.组织“筹安会”
D.领导护国运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其中不包括(?)
A.人们的生活观念、生活方式及生活质量的变化
B.竞争意识、市场意识等成为人们的行动指南
C.人们的流行语言发生变化
D.金钱至上成为人们的思想指导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