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高频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点预测(2019年押题版)(五)

时间:2020-01-29 00:39:4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清朝前期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斗争充分说明反分裂国家斗争的艰巨性、长期性,其中历时最久的一次斗争是:
A.平定准噶尔部叛乱
B.平定回部贵族叛乱
C.平定“三藩之乱”
D.施琅统一台湾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清末有人说:“吾之乘电车也,非节费也,实以腕车(人力车)之以人代马,心有不忍,不欲同人道于牛马耳。且光阴宝贵,取其捷也。”依据材料分析,影响近代交通发展的因素有
①近代工业的发展 ②人权与平等思想的影响 ③节省时间的考虑 ④晚清政府提倡移风易俗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材料内容反映的是近代中国交通运输业发展变化的原因及特点,而第④项晚清政府提倡移风易俗与当时的史实不符合,所以排除这一项,故答案选择D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图为西安世园会会徽“长安花”,其设计理念和构思源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下列思想观点中能充分体现这一构思的是

A.“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B.“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
C.“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D.“天下之人同心归之,若归父母,故天瑞应诚而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解答本题要明白“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道家的观点,然后将题干设问转换成“下列哪一选项体现了道家的思想”。A项是明清时期反对君主专制的民主思想,排除;B项是无为而治、顺其自然的观点,符合题意;C项反映的是朱熹的认知与实践的关系问题,排除;D项是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的体现,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在电影《让子弹飞》的开场中,有一个八匹白马拉着两节火车奔腾的镜头。尽管这是艺术夸张,但马拉火车确实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发生过。它最能说明(  )
A.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昭示新时代的到来
B.当时蒸汽机车的制造水平太低
C.落后意识是实现近代化的最大障碍
D.清朝专制统治的腐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交通工具的发展。火车用马拉,这说明了当时普遍存在着落后的封建意识,这是中国走向近代化的最大障碍。A、B、D三项未能体现问题的本质。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图是1840—1920年中国棉纺织业消费棉纱情况示意图。对该图相关信息理解错误的是

A.土纱遭到了机制纱的排挤
B.近代工业和传统手工业竞争并存
C.外国棉纱进口数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D.19世纪土纱占主导地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图中可知,1894 年以前,中国消费的棉纱是土纱,而之后机制纱比例总趋势是增加的,A、B、D能够体现;19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机制纱并不一定是外国进口棉纱,故C项并不能体现。
点评:本专题建议重点关注以下知识点和命题角度:
① 从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等视角理解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理解政治与经济、中国与世界相互影响。② 宏观把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轨迹,注意理清不同发展阶段的原因和表现,形成整体认识和总体评价。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