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技巧《抗日战争胜利》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练习版)(三)

时间:2020-01-29 00:39:0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40年,《城市之羞》一书出版,把矛头直接指向(  )
A.议会上院
B.议会下院
C.政府政治腐败
D.托拉斯不法行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比较与辨别能力。把《城市之羞》与《进步与贫困》的内容比较,加深记忆,虽然同属“黑幕揭发”但要注意它们之间的差别。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20世纪中叶毛泽东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下列各项中与这一结论相符的是
[? ]
A.抗战胜利洗雪中国百年国耻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
C.抗美援朝取得胜利
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第一条?中华民国基于三民主义,为民有民治民享之民主共和国。
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七条?中华民国人民,无分男女、宗教、种族、阶级、党派,在法律上一律平等。
第八条?人民身体之自由应予保障。
第二五条?国民大会依本宪法之规定,代表全国国民行使政权。
第二七条?国民大会之职权如左:
第三五条?总统为国家元首,对外代表中华民国。
第三七条?总统依法公布法律,发布命令,须经行政院院长之副署,或行政院院长及有关部会首长之副署。
第五三条?行政院为国家最高行政机关。
第五四条?行政院设院长、副院长各一人,各部会首长若干人及不管部会之政务委员若干人。
第五五条?行政院院长由总统提名,经立法院同意任命之。
第六二条?立法院为国家最高立法机关,由人民选举之立法委员组织之,代表人民行使立法权。
第七七条?司法院为国家最高司法机关,掌理民事、刑事、行政诉讼之审判及公务员之惩戒。
第七九条?司法院设院长、副院长各一人,由总统提名,经检察院同意任命之。
第八三条?考试院为国家最高考试机关,掌理考试、任用、铨叙、考绩、纪律、升迁、保障、褒奖、抚恤、退休、养老等事项。
第八四条?考试院设院长、副院长各一人,考试委员若干人,由总统提名,经检察院同意任命之。
——摘自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
材料二?他说:现在共产党“最成功的一点便是向国际上宣传,说本党一党专政,实行独裁,说这次国民大会是一党的会议,必将制定法西斯宪法。这种错误的观念,以讹传讹,已经深入外人心理,使政府在外交上的运用,处于很不利的地位,而增加许多困难。我们现在召开国民大会制定宪法,就是要用事实来打破共产党的宣传,使共产党无法借口,使国际舆论明嘹本党实行民主的真诚”
——蒋介石:《本党对国民大会和宪法问题应有的态度》
(1)据材料一指出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体现了哪些民主原则?(6分)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蒋介石接受这部宪法的原因。这都宪法实施的结果如何?(9分)


参考答案:(1)主权在民、自由平等、分权制衡的民主原则。(6分)
(2)原因:抗日战争结束后,“和平、民主、团结”成为全国共同的要求;中国共产党的斗争压力;民主党派的努力,全国各地不断掀起反内战、反独裁、要民主、要自由的群众运动;美国需要国民党政府进行政治改革,改善在国际上的形象。
结果: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并没有给中国人民带来任何民主,中国仍然是一个专制独裁的国家,宪法始终没能得到全面实施。(9分)


本题解析:(1)根据材料一信息“中华民国基于三民主义,为民有民治民享之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中华民国人民,无分男女、宗教、种族、阶级、党派,在法律上一律平等”“人民身体之自由应予保障”“ 行政院为国家最高行政机关”“ 立法院为国家最高立法机关”“ 司法院为国家最高司法机关”“ 考试院为国家最高考试机关”等,概括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体现的民主原则。
(2)根据材料二信息“这种错误的观念,以讹传讹,已经深入外人心理,使政府在外交上的运用,处于很不利的地位,而增加许多困难”“召开国民大会制定宪法,就是要用事实来打破共产党的宣传,使共产党无法借口,使国际舆论明嘹本党实行民主的真诚”,结合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际国内形势,回答蒋介石接受这部宪法的原因。再结合所学知识,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并没有给中国人民带来任何民主,中国仍然是一个专制独裁的国家,宪法始终没能得到全面实施。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1947年5月,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开展“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运动。该运动属于(  )

A.中共领导的国统区人民民主运动
B.知识分子的反蒋爱国运动
C.国统区人民自发的争取民主的运动
D.民主党派发动的第二条战线的斗争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1947年的“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是中共在国统区领导的反对国民党统治的人民民主运动。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金豆豆,银豆豆;豆豆不能随便投;选好人,办好事;投在好人碗里头。
——陕甘宁边区的“豆豆”诗
材料二 1941年,陕甘宁边区进行“三三制”政策的普选。这次选举全边区有80%的人参加了投票。按“三三制”比例,选出了乡、县、边区三级参议会,各级参议会又选出了政府委员会。
——梁柱《插图中国共产党史》
材料三

材料四 吉林省梨树县开“海选”之先河,从1983年开始,梨树县每次在选举程序上都有比较大的完善,实现了“五统一”和“五坚持”。五统一是:统一时间、统一选举程序、统一选举文书样式、统一颁发当选证书、统一立卷归档。五坚持是:坚持先选村民代表,后选村委会成员,发挥村民代表的作用;坚持竞选演讲;坚持“海选”办法;坚持设立秘密划票室,实行直接、差额、无记名投票选举;坚持候选人条件、选举程序、选举办法和选举结果公开、透明。逐渐完善的“海选”选出了真正代表村民意志的“带头人”,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原来的“负债村”“空壳村”变为“小康村”,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盛儒《“草根民主”的足迹》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指出陕甘宁边区进行选举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一次普选的目的及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四,概括“海选”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据材料一和材料四,说明“海选”与40年代陕甘宁边区“豆选”有何相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适合普通群众、方式简便;层层普选;贯彻三三制原则。影响:加强各阶层人民团结,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选举一届人大代表,参加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3)每位选民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体现了民主原则的彻底性,选举过程的公正、严密、透明、完善性和选民参与的广泛性。
(4)直接选举,具有乡土特色,老百姓喜闻乐见。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