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29 00:33:01
1、判断题 下面是南方某地上报的粮食产量数据图,对图中数据反映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1949年亩产量低.主要是抗美援朝物资紧缺导致
B.1952年亩产量提高,主要是由于农业合作化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C.1958年亩产量明显提高,主要是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带动农业生产
D.1962年亩产量提高,主要是由于农村工作中“左”倾错误的纠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在伦理观上孟子认为“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为此,他们提出的最重要的主张分别是实行( )
A.仁政和道德教育
B.王道和民主政治
C.兼爱和自我节制
D.人治和法治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考查的是对东西方古代思想家主要思想主张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孟子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苏格拉底强调知识和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提出“美德即知识”。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 而其他三项都与题意无关。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春秋战国时期在“严刑峻法”上主张相反的是
A.老子和荀子
B.孔子和韩非子
C.孔子和荀子
D.老子和韩非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共和政体成,专制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
——《新陈代谢》(《时报》1912年2月22日)
材料2、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中央行政机构的设置示意图
(1)结合材料1、2和所学知识,说明辛亥革命对推动中国近代化的主要贡献。
材料3、民国元年,四川广安州立中学课程设置(摘录)
第 一 学 年 | 课程 | 修身 | 国文 | 英文 | 历史 | 地理 | 算学 | 博物 | 图画 | 体操 |
周学时 | 1 | 7 | 7 | 2 | 2 | 4 | 3 | 1 | 3 | |
内容说明 | 道德要旨 | 文学习字文法作文 | 习字绘画文法作文 | 中国历史 | 世界总论及 中国 | 代数 | 植物动物 | 自在画 几何画 | 兵法 |
参考答案:(1)①推翻清朝统治,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②建立了共和政体和近代的民主行政机构③颁布了中国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古代以儒家经典为主;民国初年取消读经课程,课程设置涉及到语言、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领域。(3)思想:反对封建等级观念,提倡国民平等;影响:促使人们转变观念,移风易俗,社会风气逐渐开放。(4)新认识:辛亥革命不仅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同时它还是一场影响广泛而深刻的社会改良运动,革除了封建陋习,促进了教育和社会生活的近代化。
本题解析:本试题为典型的综合性试题,虽然试题答案基本上来源于材料,但是需要对材料实行高度的概括和总结,力求完整、全面与准确。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科学技术的进步正如世界上的任何事物一样,具有两重性。无数事实表明,现代科技革命所带来的科技进步就像一把‘双面刃’,对人类的利弊得失共有之。”
——高惠珠:《科技革命与社会变迁》
结合两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谈谈你如何认识其“双面刃”的作用。
参考答案:积极影响:①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②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③政治上要求进一步民主化,使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群众获得了一些政治权利。④第一次工业革命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形成垄断,部分地克服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⑤工业革命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扩大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征服能力。
消极影响:①资本主义国家加紧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加剧了当地的贫困与落后。第三次科技革命进一步扩大了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②造成对环境的污染日趋严重。③如果无限制地发展工业,必然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枯竭。
总之,工业化和科技的发展,在带给我们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的污染和分配的不公。我们不可能停止科技的发展和进步,让人类服从自然。问题的本质是如何正确地利用资源。只有合理地开发利用,并建立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形成良性循环,人类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本题解析:此题是一道材料问答题,材料观点十分明确,解题关键是要求学生结合史实说明,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人类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而两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需要学生在对基础知识准确掌握的前提下,进行高度概括,并且通过对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的分别叙述,得出正确处理科技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的认识。回答问题时根据题意确定答题格式。此题的答案格式,不必把三次科技革命分开一一叙述。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