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29 00:32:41
1、判断题 某人征婚广告称:“(一)女子须不缠足者;(二)须识字者;(三)男死后,女可再嫁;(四)夫妇如不相和,可离婚”。据所学知识,可判断此则广告在中国最早有可能出现在?
A.鸦片战争后
B.辛亥革命后
C.五四运动后
D.新中国成立后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晃错复说上曰:……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四时之间,亡无休息.?
——《汉书食货志》
材料2?汉氏减轻田税,三十而税一,常有更赋,……而豪民侵凌,三十税一,实什税五也.父子夫妇终年耕耘,所得不足以自存.?
——《汉书王莽传》
回答:
①从所给材料中可以看出西汉初时期农民有哪些困苦?
②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汉初与西汉末年农民困苦的不同原因和共同原因?
参考答案:①赋税重,田税实际负担也重.
②西汉初年因为长期战争后经济贫困,徭役沉重,特别是编户制度对农民的控制,西汉后期则由于土地兼并现象严重,贵族、官僚和大地主占有大量土地而剥削沉重.共同原因是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
本题解析:封建治世的实际情形如何,我们往往会受到封建史学家的文字片面描绘而搞不清楚,多接触一些其它材料是根有好处的,治世与乱世的区别在哪里,学生也可以通过对本题的阅读和练习得到较为准确的认识.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裁作短衣裳。脚跟形势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出现这种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西方文明的传入
B.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
C.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D.辛亥革命的影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由材料可知近代在服饰和社会风俗方面发生了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在社会生活方面进行了改革。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唐朝以来,商业日益发展,城市走向繁荣,市民阶层壮大,与这些经济现象相适应,文化领域出现了哪些相应的成就?①小说的发展和繁荣②黄宗羲等人提出“工商皆民生之本” ③词成为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④瓦子勾栏的兴起?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关系。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依据材料一中的三张图片,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当今世界的哪三大区域经济集团?(3分)这些组织的出现,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哪种趋势?(2分)
材料二:1951年4月,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六国宣布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于1967年的欧洲共同体是西欧国家间的区域性组织,它包括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其中最主要的是欧洲经济共同体。 1991年12月11日,通过了以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为目标的《欧洲联盟条约》,亦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1993年11月1日“马约”正式生效,欧共体更名为欧盟。这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
(2)?依据材料二,列举欧洲走向联合过程的重大史实,(3分)并指出它在性质上发生了哪些变化。(2分)
材料三:“本协议缔约方,认识到在处理其贸易和经济领域的关系时,应当是为了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和大幅度稳步提高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扩大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和贸易,同时考虑根据持续发展的目标而有效地使用世界资源,寻求即保护和维持环境又以符合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各自需要和利益的方式加强这样的措施;进而认识到需要积极努力以确保发展中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其中的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增长中享有一个与其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份额;热切希望达成互惠和互利的安排,大量减少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关系中歧视性待遇……。”
——《世界贸易组织协定》
(3)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是旨在促进各国市场开放,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材料三中的哪句话能表明这一宗旨?(1分)中国于哪一年加入该组织?(1分)
(4)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对推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哪一趋势(进程)具有重要意义?(2分)?
参考答案:
(1)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和欧洲联盟。反映了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
(2)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诞生;1967年,欧共体成立;1991年,签署《欧洲联盟条约》;1993年,欧盟成立。从经济联盟发展到经济、政治联盟。
(3)“达成互惠和互利的安排,大量减少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关系中歧视性待遇……。”2001年。
(4)对推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