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20-01-29 00:28: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鸦片战争后,洋货涌入中国市场,导致“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闽产之土布土棉,不能出口”,它所反映的实质是
A.内乱外患阻断了棉布外运
B.农民转向种桑养蚕
C.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D.商品经济的发展受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国时期的外交官员,几乎都被愤怒的青年学生殴打过。1919年,外交总长曹汝霖家被烧,驻日公使章宗祥被打;1921年总长郭泰祺处理中日纠纷,被北京学生殴打;1928年外交部长王正廷处理济南惨案,家被毁,1931年处理“九一八”事件被学生打得头破血流,随同人员蔡元培、顾维钧都一起被殴。
材料二? “在这排日声中,我敢坚决的向中国青年进个忠告,就是日本人是很有值得我们效法之处的……我们应该看现代兴国史,现代的新国的历史。”
——鲁迅《“日本研究”之外》
材料三?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在外交上却不能接受这条成语的,因为国家是不能任其破碎的。在外交上也不可能指望百分百的成功,如果你要达到百分百的成功,而对方也这样要求,那就不可能有成功的外交,因为这样就无法达成协议……自五四以来,“人民外交”的口号已成为非常时髦的口号,群众组织起来大游行或组成代表团对中国的外交施加压力,常常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顾维钧回忆录》
请回答:
(1)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分析造成材料一外交官员普遍被打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鲁迅对外交官员被打的态度,他认为国人要做的是什么?(2分)
(3)提炼材料三中顾维钧有关外交的观点。(4分)


参考答案:(10分)(1)民国建立,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人民外交”的兴起;外国列强损害中国利益,激起国人愤慨。(4分)
(2)反对殴打外交官员,反对排日情绪。他认为国人要做的是研究和学习外国强大的办法。(2分)
(3)民众把国家的外交失利完全发泄到外交官员身上是不对的;在外交上是要有妥协的;绝对的“人民外交”是危险的。(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从康熙至乾隆年间(1662年~1795年)是清王朝的兴盛时期,史称“康乾盛世”。简析“康乾盛世”是怎样形成的?试从这一时期西欧和中国历史发展的不同趋势说明这一盛世景象背后所潜伏的危机及其导致的后果。


参考答案:形成:(1)明末农民战争打击了地主阶级,清初自耕农增加。(2)清政府调整统治政策,奖励垦荒,实行“摊丁入亩”。(3)康雍乾时期大一统局面和边疆的开发推动了盛世局面的形成。(4)清朝满族当政给中国政治输入了新鲜血液,康、雍、乾皇帝励精图治。
趋势:(1)17、18世纪西欧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荷兰、英国先后成为资本主义国家。18世纪60年代英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经济和军事实力加强,力图夺取更多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加紧对东方扩张。(2)而此时的中国已处于封建制度没落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和对外奉行闭关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和中外经济文化产流,使中国落后于西欧兴起的资本主义时代潮流。“康乾盛世”虽也辉煌一时,但终究是封建文明的夕照。
后果:到18世纪末,清王朝的统治已经危机四伏了。此后,腐朽的封建主义再也抵御不了新兴资本主义的侵略扩张,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本题解析:此题从中西比较的角度设问,旨在考查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的背景及概括历史发展趋势的能力;考查重点是“康乾盛世”的背景及评价。
解题分形成、趋势、后果三部分。第一部分应依据满清政权建立的背景及政策措施进行说明。第二部分要把“康乾盛世”放到世界历史发展的大背景,即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进行横向分析。第三部分联系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剧变进行说明。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对中俄关系,有专家指出:由于是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两国相互心理要求和预期更为适度,这种关系的稳定也具有更大的弹性空间,与20世纪50年代的中苏关系相比,是有根本不同的……这里的“根本不同”是指
A.中美关系比中俄关系更为重要
B.两国关系的发展出现了曲折
C.当今两国是伙伴关系而非盟国
D.不再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20世纪50年代的中苏关系是建立在《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基础之上的结盟关系,而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是同盟关系,所以应该选C。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某中学生读了下面的漫画后得出以下认识,你认为不准确的是(?)

A.大跃进运动
B.受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影响
C.表明当时经济建设追求高速度
D.“一五”计划全面展开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一五”计划是从1953年到1957年,漫画所反映的大炼钢铁运动发生在1958年。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