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高频考点《古代史》在线测试(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20-01-29 00:27:0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吕氏春秋·孟冬纪》关于秦代官营手工业有这样的记载:“物勒(刻划)工(制造者)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穷其情。”这表明秦代官营手工业
A.产品做工精美  
B.质量管理严格  
C.生产不计成本  
D.产品不入市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工有不当,必行其罪”可以看出,秦代官营手工业中对质量的要求很高,工匠稍有不慎,就会获罪。故选B。ABD三项均是官营手工业的特点,但是材料未体现。
考点:官营手工业
点评:我国古代手工业分为三种经营形态: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三种形态中,官营手工业质量长期以来居于领先地位,但是却不计成本,不进入市场,私营手工业面向市场生产。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在古代中国政治文明的演进过程中,出现过许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以下对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论述,正确的是
A.分封制稳定了当时的政治秩序,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B.郡县制是贵族政治取代官僚政治的标志,推动了中央集权制的形成
C.行省制是蒙古族的重要政治创新,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D.三省六部制明确了宰相之间的分工,大大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准确理解与记忆的能力,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分封制是西周时期的制度,当时尚未形成中央集权,因此A表述不合史实;B前半句对,后半句错误,因为郡县制是中央集权制的表现,所以因果关系表述有误;C行省制度是元朝蒙古族统治者的创新,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符合题意;D中的三省六部制不属于地方行政制度,所以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排除掉ABD,选择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行省制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1956—1966年,我国经济建设呈现的趋势是
A.经济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B.开局和中期较好,后期有问题
C.开局较好,中期有问题,后期纠正
D.开局有问题,中后期逐渐纠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十年建设中八大制定的正确方针开始的一贯彻,从1958年中共提出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出现左倾错误,到1962年七千人会议开始纠正,并且十年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布衣”是中国古代对劳动人民的称呼,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也曾以“布衣”自称。在诸葛亮生活的时代里,“布”的主要材料是
A.丝
B.麻
C.棉
D.毛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麻布是中国古代人民的主要衣料,棉布是在明朝后期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被称为瓷都的是
A.景德镇
B.苏州
C.扬州
D.洛阳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景德镇是中国著名的瓷都,唐代以后中国商品经济较快发展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尤其南方的丝织业最为著名,B苏州是其典型代表,C扬州盛产铜镜,D洛阳是唐代的都城,也是著名的国际贸易中心,所以答案选A。
考点:中国古代的手工业成就
点评:中国古代的手工业部门众多,手工业产品精美,技术精湛,深受世界各个国家的欢迎,成为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象征,尤其是丝绸,瓷器,青铜器等最具世界影响力。高考对其的考查主要涉及纺织,制瓷和金属铸造技术等手工业部门,考查形式多以选择题为主,准确识记是解答此类题型的关键。


本题难度:困难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