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高频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九)

时间:2020-01-29 00:24:0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韩非子的《守株待兔》:“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这反映了韩非子主张
①社会是发展变化的? ②自然万物总在不停地变化,而对立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③治理国家的政策、措施必须与时俱进? ④先王之政重在“尚贤”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解题关键是掌握诸子百家、主要是儒、墨、道、法四家的基本主张。韩非代表法家的历史观是“社会发展变化”的说法,且据此要“是今非古”、不断改革变法,即与时俱进,故选项C正确;②是老子的主张,④是儒家的主张,故A、B、D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图所示是1920年的一则报纸广告, 文中有“敬告全国同胞乐用人人必需之国货”等字样。作为直接证据,它可以用于研究

A.洋务运动兴起
B.实业救国热潮
C.工人阶级诞生
D.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注意材料的关键信息“1920年、敬告全国同胞乐用人人必需之国货”。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大量对中国输出资本的同时,增加商品输出,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某些客观条件。为挽救民族危机,许多人呼吁“设厂自救”、“实业救国”。清政府也调整政策,渝令各省办厂。从甲午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第一个高潮。A洋务运动兴起和D民族资本主义产生都是在19世纪六十年代;C工人阶级产生于19世纪四五十年代,都和题干时间不符,故选B。
点评:本题是一道典型的以报纸广告来立意的图文题。广告,在当今市场经济生活中随处可见,并悄然走进高考试题中,以其题型新颖、贴近生活、图文并茂,能很好地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解析比较、综合概括、知识迁移等能力。因此,在平时学习和备战高考时,要注意此类试题的训练和相关知识的积累以及能力的培养。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在美国次贷危机影响下,世界金融市场剧烈动荡,继而出现了世界性金融危机。这一现象主要说明了(? )
A.美国是当今世界真正的经济霸主
B.世界经济呈现出全球化的趋势
C.世界各国、各地区联系日益密切
D.世界各国人民都热衷于股票投资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美国的经济霸主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动摇,D项不符合实际情况,B是主要的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从图1到图2的变化,最能体现出古代政治演变趋势是( ?)

A.中央机构精减取得较大成就
B.六部的设置是古代官制改革的重要成果
C.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D.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图一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皇帝之下设立中书、门下、尚书三省,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彼此牵制,削弱了相权,保证了君权的独尊;图二是明朝的政治制度,明太祖废除了丞相,权分六部,由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宰相制度废除后,皇权进一步失去制约,君主专制空前强化。从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了君主专制不断加强。故选D。
点评: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下,削弱相权、强化皇权的斗争一直存在,但每个王朝的措施、特点各不相同。2012年高考在考查本部分内容时,仍以考查各个历史阶段强化皇权、削弱相权的措施及其特点为主。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造成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根本原因是(?)
A.经济基础的变化
B.生活习惯的变化
C.价值取向的变化
D.公民素质的变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